云衫洗尽春江溜。漠漠绿烟双袖。何处翠裾金绣。
共说吴宫有。银环夜进房中奏。花采浓飞眉岫。
听遍玉壶清漏。泪湿星铺柳。
云衫洗尽春江溜。漠漠绿烟双袖。何处翠裾金绣。
共说吴宫有。银环夜进房中奏。花采浓飞眉岫。
听遍玉壶清漏。泪湿星铺柳。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江边的清新景象,主人公身着云衫,仿佛洗尽尘世繁华,独自欣赏着江水潺潺。江面上升腾起淡淡的绿色雾气,如同双袖轻轻挥动,带出一片宁静的绿烟。词中提到的“何处翠裾金绣”,暗示着远方可能有一女子穿着华丽的服饰,引起了人们的猜测和向往,似乎与吴宫的传说有关。
接下来,词境转向夜晚,银环作为乐器在室内响起,可能是宫廷乐曲,增添了神秘而华美的气氛。女子的眉毛如黛,花香飘逸,随着音乐旋律飞扬。词人通过“玉壶清漏”这一意象,形容时间在静谧的夜晚悄然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词的情绪转向哀愁,泪水打湿了窗外如柳絮般飘落的星光,表达了深深的感伤和对过去的回忆。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转,展现了主人公对桃源般的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寂之感。
皇帝五年秋,皇华遣使行九州。
皇明明见万里外,犹恐阴噎生蜉蝣。
奉使代天明,四目达九幽。
假天喜怒私恩仇,欺皇明,是非一逆海倒流。
其中答理子,西边托周游。
西边有鸟其名为休留,复有老狐九尾而九头,扇妖作怪呼匹俦。
朘我赤子血,上敝十二旒。
力大泰山不可拔,答理子,一触泰山折之如不周。
呜呼汉有张纲,卫有吏酋,元有答理,足追前猷。
太史笔,不贬褒,我作歌诗继春秋。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
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
老师药卷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