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
此地昨秋潦,宵旰廑忧虑。
春来宽大诏,率已屡颁布。
经过切体察,老幼迎跸路。
虽云无菜色,犹惧有薪措。
廉知馀积欠,期缓终应赋。
不如一与豁,俾免催呼遽。
安心勤耕农,有秋冀可遇。
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
此地昨秋潦,宵旰廑忧虑。
春来宽大诏,率已屡颁布。
经过切体察,老幼迎跸路。
虽云无菜色,犹惧有薪措。
廉知馀积欠,期缓终应赋。
不如一与豁,俾免催呼遽。
安心勤耕农,有秋冀可遇。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降旨免山东被水州县积欠诗以志事》。诗中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在自然灾害后采取措施减轻百姓负担的决心。
首句“夏谚曰游豫,其义重休助”,引用了夏朝的谚语,强调了休养生息的重要性,引出对受灾地区的关注。接下来,“此地昨秋潦,宵旰廑忧虑”描述了去年秋天洪水给当地带来的严重灾害,使皇帝日夜担忧。
“春来宽大诏,率已屡颁布”表明春天到来时,皇帝发布了宽大的诏令,多次下达到各地,显示出他解决灾民问题的决心。接着,“经过切体察,老幼迎跸路”描绘了皇帝亲临灾区,深入体察民情,受到老幼百姓的热烈欢迎。
“虽云无菜色,犹惧有薪措”表达了尽管灾民没有出现严重的饥饿现象,但仍然担心他们如何解决柴火等生活必需品的问题。接下来,“廉知馀积欠,期缓终应赋”说明皇帝了解到灾民可能还存在债务问题,并希望这些债务能够得到缓解。
最后,“不如一与豁,俾免催呼遽”表达了皇帝愿意一次性豁免这些债务,避免频繁催收给灾民带来更大的压力。“安心勤耕农,有秋冀可遇”则寄希望于灾民能安心耕作,期待来年有个好收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乾隆皇帝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仅关注灾民的生存状态,更采取实际行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体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仁慈之心。
诗人歌乐郊,以政不以游。
太守名是地,岂非为民谋。
下车布条教,惠爱春风柔。
丹笔平枉讼,赭衣息奸偷。
政和岁亦丰,闾里舞且讴。
及我闲暇时,驾言此淹留。
杂花艳暄朝,翠竹鲜霜秋。
有台下观渔,有堂前抗侯。
觞斝既纷错,管鼓亦喧啾。
都人从公来,小大毕休休。
施设苟异此,且为民所仇。
台高池益深,不若墟与丘。
贤而后能乐,轲言良有由。
聊书太守意,庶几来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