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散群帙,于此穷曛朝。
竹色晚逾翠,草芽寒不彫。
志惭仲举大,节异渊明高。
孔门有内乐,愿附斯人曹。
明窗散群帙,于此穷曛朝。
竹色晚逾翠,草芽寒不彫。
志惭仲举大,节异渊明高。
孔门有内乐,愿附斯人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明亮窗户下阅读完毕书籍后,独自享受宁静时光的场景。他注意到窗外竹子的颜色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青翠,而草丛中的嫩芽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生机,未被霜冻削减。诗人自谦其志向不如东汉名士陈蕃(仲举)宏大,但坚守的节操却能媲美陶渊明(渊明)的高尚。他向往孔子门徒那种内心的平静和快乐,希望能与这些贤人同列。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修养的情感。
白杨树下谁家坟,火烧野草碑无文。
路傍尚卧双石马,行人指是故将军。
当时发卒开阴宅,千车送葬城南陌。
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
平生意气安在哉,棘丛暮雨棠梨开。
百年富贵何足恃,雍门之琴良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