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后观及通鉴五代之际成败得丧废兴之迹因为感慨用前韵》
《山行后观及通鉴五代之际成败得丧废兴之迹因为感慨用前韵》全文
宋 / 卫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溪山适兴且闲行,绿藓苍苔任点裳。

看镜已侵双鬓碧,忧时每觉寸心伤。

驰名扰扰终安用,浩饮陶陶计亦长。

千古英雄谁可问,累累邱陇水茫茫。

(0)
翻译
沿着溪流山间随意漫步,任由绿色苔藓沾湿衣裳。
照镜子已见两鬓斑白,忧虑时事总让内心悲伤。
名声显赫终究有何用,畅饮陶醉或许能暂忘。
千百年来英雄何处寻,只留下一座座荒冢,水波荡漾无边无际。
注释
溪山:山水风景。
适兴:随性而行。
闲行:悠闲漫步。
绿藓:青苔。
苍苔:深绿色苔藓。
点裳:沾湿衣服。
看镜:照镜子。
双鬓:两鬓。
碧:白色(形容斑白)。
忧时:忧虑时事。
寸心:内心。
驰名:名声显赫。
扰扰:纷扰。
终安用:究竟有何用。
浩饮:畅饮。
陶陶:陶醉。
千古:千百年。
英雄:英雄人物。
谁可问:何处寻找。
累累:众多。
邱陇:坟墓。
茫茫:无边无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漫步的景象,心境则是对历史兴衰变化的感慨。开篇“溪山适兴且闲行,绿藓苍苔任点裳”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同时也描绘出山野的美丽景色。“看镜已侵双鬓碧,忧时每觉寸心伤”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头发斑白的感慨,以及对于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忧虑。

“驰名扰扰终安用,浩饮陶陶计亦长”一句中,“驰名”指的是追求名利,而“终安用”则是对这种行为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富贵的看淡态度。同时,“浩饮陶陶计亦长”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千古英雄谁可问,累累邱陇水茫茫”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追思,以及对那些成败兴衰的历史事件的感慨。这里的“累累邱陇”形容的是连绵不断的山陵,而“水茫茫”则形容了广阔无边的江河,通过这种景象来比喻历史的深远和复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英雄成败的沉思与感慨。

作者介绍

卫泾
朝代:宋

(?—1226)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
猜你喜欢

记梦

梦绕双亲膝,牵衣话正长。

鸡声惊觉后,依旧在他乡。

(0)

夜坐忆家偕子戴作并索阶弟和

帘外西风透绮寮,背镫拥髻坐寒宵。

儿时滋味从头记,别后情怀借酒浇。

茗碗熏炉同寂寞,瑶琴宝瑟懒句挑。

朝朝一纸平安信,分付胥江早晚潮。

(0)

江天晚眺

泽国苍茫里,风平水不波。

江空来雁少,山远夕阳多。

渔艇数行集,征帆几阵过。

白云亲舍在,归信待如何。

(0)

读史·其十六

先民询刍荛,故能成其大。

管子天下才,改容谢少艾。

齐桓勤求士,宁戚歌诡怪。

奉迎忧不知,妾倩适逢会。

白水识贤心,修宫速反旆。

佐齐国以治,赖此一夕话。

人无忽于微,虚己超物外。

(0)

寒夜吟

寒风萧萧响修竹,抱琴閒作《水仙曲》。

月明天际鹤归来,夜深独伴梅花宿。

(0)

春晓

春酲无一宿,破晓意翛然。

苦乏清新句,来全淡宕天。

细花如媚我,时鸟与催年。

美景行消歇,欢愉及眼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