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萦纡几溯洄,沟渠疏治稻田开。
济人遗世同源处,始识葛洪山下来。
一水萦纡几溯洄,沟渠疏治稻田开。
济人遗世同源处,始识葛洪山下来。
这首诗描绘了董邦达葛洪山八景之一的惠利祠周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句“一水萦纡几溯洄”,以流水环绕曲折的景象开篇,生动地勾勒出水道蜿蜒、回环往复的动态美,给人以视觉上的流动感和空间上的层次感。
次句“沟渠疏治稻田开”,转而描述了人工治理后的沟渠与新开辟的稻田,既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与生活的富足。
第三句“济人遗世同源处”,进一步深化主题,将惠利祠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强调其在帮助他人、超越世俗的同时,与源头的自然力量相连接,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末句“始识葛洪山下来”,以“始识”二字点明了对惠利祠及其背后故事的发现与理解,暗示了从自然到人文、从历史到现实的深刻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方独特价值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弘历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
榑桑日出鹿罢鸣,兴安放围趁晓晴。
须臾山顶塞云兴,□□□□空谷横。
配藜浩唐□冥冥,镂冰剪水霏祥霙。
侧峰横岭忽瑶京,丹枫翠柏胥著英。
创景宜视复宜听,怒号万窍不一声。
砰磅汨㶏驾广陵,鏦鏦铮铮兵马行。
又如张乐于洞庭,八音繁会归和平。
是谓山灵示厥灵,鸿絧猎骑夙惯经。
淫淫裔裔缘崚增,迷津失岐又岂曾。
围合广甸无逸麖,毳服蒙茸凌寒轻。
瓦衣不漏漫讥评,乌号夏服手中抨。
命处艺殪奚足称,嘉哉札萨奉上情。
上下和乐延休祯,亦不诩言戎索成。
玉田蹙踏旋归营,和门侍立汉九卿。
褒衣博带诚儒生,相如之赋尔应能。
吉莫吉于,知足半涂,亦戒中止。
安莫安于,忍辱近勇,亦在知耻。
长莫长于,博谋筑室,不溃于成。
先莫先于,脩德神听,中和且平。
似是而非理难悉,曰失而得事难必。
养鸡者不畜狸,牧羊者不畜豺。
智贵决疑,明贵任材。君辱臣死,樊哙庶几。
布曰当斩,夺理强辞。
或诚限于时势,则非我之所知。
唾面自乾世颇有,是可与之言事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