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彻光明莹,曾闻方朔探。
欲希玉井洗,快意食芳甘。
带叶露华新,承浆介祉春。
琼瑶真得报,精意想风人。
洞彻光明莹,曾闻方朔探。
欲希玉井洗,快意食芳甘。
带叶露华新,承浆介祉春。
琼瑶真得报,精意想风人。
此诗《咏玉桃杯》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玉桃杯的精致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玉杯的材质特点与内在寓意。
首句“洞彻光明莹”,开篇即以“洞彻”二字形容玉杯的通透,加之“光明莹”三字,不仅描绘了玉杯的质地,更赋予其一种明亮、纯净的视觉效果,仿佛能洞察人心,映照出光明与清澈。
“曾闻方朔探”一句,借用了汉代文学家东方朔的故事,暗示玉杯的珍贵与独特,引人遐想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欲希玉井洗,快意食芳甘”则表达了对玉杯中所盛之物的期待与渴望,无论是洗涤还是品尝,都充满了满足与愉悦的情感体验。
“带叶露华新,承浆介祉春”进一步描绘了玉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露珠与新叶的点缀,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福祉。
“琼瑶真得报,精意想风人”最后两句,将玉杯比作琼瑶(美玉),表达了对它的珍视与赞美。同时,“精意想风人”则暗含了对制作者匠心独运的敬佩,以及对欣赏者深邃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玉桃杯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材质之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朝回花底晓星明。
瑞烟凝。
暖风轻。
修禊湔裙,时节又闻莺。
绰约岸桃堤柳近,波万顷,碧琉璃,镜样平。
仙翁佩襟秋水清。
渺莲舟,浮翠瀛。
御楼香近,东风里、吹下青冥。
鲛缬围红,春在牡丹屏。
日正迟迟人正酒,画帘外,一声声,卖放生。
额粉宫黄。
衬桃花扇底,歌送瑶觞。
裙拖金缕细,衫唾碧花香。
琼佩冷,玉肌凉。
罗袜步沧浪。
漫共伊,心盟意约,眼觑眉相。
连环未结双双。
似桃源误入,初嫁刘郎。
珑璁仙子髻,绰约道家妆。
千种恨、九回肠。
云雨梦犹妨。
误少年,红销翠减,虚度风光。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
乱琼雕缀。
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
寿阳宴罢妆台倚。
眉颦羞鹊喜。
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
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
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
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
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草碧铺横野。
带暝色、归鞍卸。
烟葭露苇,满汀鸥鹭,人在图画。
渐一声雁过南楼也。
更细雨、时飘洒。
念徽容、都销瘦,漫将纨素描写。
临镜理残妆,依然是、京兆柔雅。
落叶感秋声,啼浆叹凉夜。
对黄花共说憔悴,相思梦、顿醒西窗下。
两腕玉挑脱,素纤悭半把。
昏昏瞑色,乱叶拥云扉。
渚兰风润,庭桂露凉,香动秋帏。
独向闲亭步月,阑干瘦倚,此情惟有天知。
纵如其。
黄花时节归来,因循已误心期。
欲写相思寄与,愁拂鸾笺。
粉泪盈盈先满纸。
正寂寞,楼南雁过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