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夕偶题》。从诗句来看,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对贫穷生活的无奈感慨。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是在描写月下美景,其中“宝婺”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摇珠佩”则是形容星光如同摇曳的珍珠;“常娥”则是指月亮,“照玉轮”则形容明亮如玉般的月轮。这两句通过对比天上美景,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之物的向往。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无法触及那些美好事物的无奈。这里“灵”指的是神奇非凡,“归天上匹”则是在说这些美好都回到天上去了;“巧”意味着细腻,“遗世间人”则是在强调这些美好虽然留在世间,却只能让人们欣赏,无法拥有。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是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花果香”指的是满园花开果熟之景象,“千户”则是在形容这种美好景色普遍存在;“笙竽滥四邻”则是在说音乐和歌声充斥着周围的环境。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的赞赏。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是在直接表达自己的贫穷状况。“明朝晒犊鼻”指的是清晨时分,牛鼻子被太阳晒得发热,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生活的艰辛;“方信阮家贫”则是在直白地承认诗人本人的家庭贫困。
整首诗通过对天上美景与世间美好、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个人悲凉境遇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
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
武昌使君半年别,前日书来慰愁绝。
相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
大材开府何优游,政声日随江水流。
赐金增秩未为宠,咫尺丹诏催归辀。
灯前春雨同挥翰,南风吹船著淮岸。
云间过雁唤愁生,短褐饭牛歌夜半。
忆昨岁云徂,舣舟岳阳楼。
获见故人面,使我明双眸。
今年风露凉,君亦来荆州。
笑语倍畴昔,举杯相劝酬。
词锋一当百,雕鹗横高秋。
春风待变化,勇往不可留。
看花得意时,岂独为身谋。
伊予坐懒慢,行矣归林丘。
世故百念冷,潜鱼畏吞钩。
出处虽异途,十载契分投。
肉食与藜羹,未用分劣优。
出门天地宽,鹏鴳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