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敬亭山寺》
《送僧归敬亭山寺》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

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

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guījìngtíngshān
táng / hún

shíniánjiànzhōngchuánjìnběnshījīng
xiǎoyuèxiàqiánxiáqiūfēngguījìngtíng

kāiménxīnshù绿dēngjiùshānqīng
yáoxiǎnglùnchánchùsōngyīnshuǐpíng

注释
十年:时间跨度,形容长时间。
剑中路:比喻修行或追求武艺的道路。
本师经:指师父传授的所有知识或教义。
晓月:拂晓时的月亮。
黔峡:地名,泛指险峻的峡谷,这里可能特指某地。
秋风:秋季的风,常带有凉意,引申为季节变换。
敬亭:地名,可能指诗人回归的心灵寄托之处或具体的地点敬亭山。
开门:字面意思,也指开始新的生活或景象。
新树绿:新栽的树木已经长出了绿色的叶子,象征新生或变化。
登阁:登上楼阁,高处远望。
旧山青:旧日的山依然青翠,表示对过去风景的怀念。
遥想:远远地回想,怀旧。
论禅处:讨论禅宗或深奥哲理的地方。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营造出清幽的环境。
水一瓶:简单的一瓶水,象征简约和平静的生活态度。
翻译
十年间在剑术修行的路上,传授完了师父的所有经文。
拂晓的月光下穿越黔峡,秋风吹拂中返回敬亭山。
打开门看见新栽的树木已绿,登上楼阁望见旧日山景依旧青翠。
遥想当初讨论禅理的地方,只有松树的阴影和一瓶清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僧人的送别之情。"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僧人在佛法上的修行与精进,不仅时间长久,而且已经掌握了师父所传下的教诲。

接着的"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则是送别之情的具体展现。黔峡和敬亭都是地名,诗人借助清晨的明月和秋天的微风,描绘了一幅僧人归寺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怀,也寓含了对僧人的惜别之情。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两句,更深化了这种和谐与宁静。新树的生长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而旧山的苍翠则是岁月沉淀下的见证。这里的“开门”和“登阁”,既可以理解为僧人回到寺庙后的景象,也可以看作诗人心中对于自然与修行之地的一种向往。

最后,"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则是对远方的思念与宁静生活状态的表达。"论禅处"指的是僧人的修炼之所,而“松阴水一瓶”则是这种宁静氛围下的一个具体写照。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僧人修行环境的美好想象,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之境的感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切祝愿。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雨中怀元舆

暂阻龙山雨,还思凤阁人。

凌云曾献赋,薄雾岂藏身。

酒酿公田秫,羹调紫豉莼。

稍晴应见过,酬唱莫辞频。

(0)

夜雨感怀二首·其二

羽毛零落易摧伤,父子同幽瘴疠乡。

归梦不成残夜雨,空阶滴滴到愁肠。

(0)

黄山二首·其二

秋晚陟浮丘,西临古渡头。

钟声沉断岸,桥影散中流。

雪让芦花密,云排稻穗稠。

乾坤均帝力,草木岂能酬。

(0)

黄山二首·其一

秋物已潇洒,临高念岁穷。

阵收群雁没,峰断片云空。

月色山川内,笛声关塞中。

西人未柔服,长策在诸公。

(0)

伤春二首·其二

春雨时时暗,春花眼未经。

生涯随过鸟,世态委浮萍。

瘴雾何由避,蛮歌不忍听。

谁家有醇酎,吾欲醉兼醒。

(0)

自释二首·其二

遭时如尧舜,击壤欢且歌。

归田尚叨禄,天宠固已多。

敢复邀长年,寓景随流波。

有酒即觞酌,风日眷清和。

俯悲秦晋士,含饥避干戈。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