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
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
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
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
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
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僧人的送别之情。"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僧人在佛法上的修行与精进,不仅时间长久,而且已经掌握了师父所传下的教诲。
接着的"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则是送别之情的具体展现。黔峡和敬亭都是地名,诗人借助清晨的明月和秋天的微风,描绘了一幅僧人归寺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怀,也寓含了对僧人的惜别之情。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两句,更深化了这种和谐与宁静。新树的生长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而旧山的苍翠则是岁月沉淀下的见证。这里的“开门”和“登阁”,既可以理解为僧人回到寺庙后的景象,也可以看作诗人心中对于自然与修行之地的一种向往。
最后,"遥想论禅处,松阴水一瓶"则是对远方的思念与宁静生活状态的表达。"论禅处"指的是僧人的修炼之所,而“松阴水一瓶”则是这种宁静氛围下的一个具体写照。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僧人修行环境的美好想象,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之境的感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切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