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宣乐先生秩满归西江》
《送王宣乐先生秩满归西江》全文
元 / 王佐   形式: 古风

桐江八月西风急,冠盖纷纷送行客。

相看俱是异乡身,满目离愁禁不得。

君持教铎今十霜,缤纷桃李罗门墙。

桷榱梁栋收时誉,行将此绩陈明光。

明光尚远家林近,拨棹西还逐归兴。

柯山云散晚峰青,苕溪水落寒潭净。

到家正值黄花开,摧柑击蟹罗尊罍。

霞觞满注为亲寿,华堂顿觉移蓬莱。

人生百岁贵行乐,何必拘拘恋名爵。

由来宦海多风波,伊孰如君独先觉。

我来托交虽未深,多君意气如南金。

欲知去住两相忆,明月一天千里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佐在元末明初时期送别好友王宣乐先生的情景。王宣乐先生任期满后,即将返回西江故乡,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桐江八月西风急”,以秋风萧瑟的景象开篇,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冠盖纷纷送行客”描绘了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表现了深厚的友情。随后,“相看俱是异乡身,满目离愁禁不得”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愁别绪,情感真挚动人。

接下来,诗人赞美了王宣乐先生的功绩:“君持教铎今十霜,缤纷桃李罗门墙。”他以十年的时间培育出众多学生成才,形象地展示了先生的教育成就。紧接着,“桷榱梁栋收时誉,行将此绩陈明光”两句,进一步赞扬了王宣乐先生的名声和贡献,预示着他即将获得更大的荣誉。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明光尚远家林近,拨棹西还逐归兴。”王宣乐先生虽然即将获得更高的荣誉,但内心却渴望回到家乡,体现了他对家庭的眷恋之情。

最后,诗人描绘了王宣乐先生归家后的场景:“柯山云散晚峰青,苕溪水落寒潭净。”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烘托出归家的宁静与祥和。而“到家正值黄花开,摧柑击蟹罗尊罍”则展现了家中的温馨与欢乐,以及家人对他的热烈欢迎。

“霞觞满注为亲寿,华堂顿觉移蓬莱”两句,表达了家人以美酒佳肴庆祝王宣乐先生归来,并祝愿他长寿安康,使家中充满仙境般的幸福氛围。诗人在此借用了“蓬莱”这一神话中的仙境,来形容家中的幸福与和谐。

“人生百岁贵行乐,何必拘拘恋名爵。”诗人借此机会劝导王宣乐先生,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快乐,不必过于执着于名利地位。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朋友的真诚关怀。

“由来宦海多风波,伊孰如君独先觉。”诗人感慨于官场的复杂与艰难,赞扬王宣乐先生能早有预见,提前做出明智的选择,显示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

“我来托交虽未深,多君意气如南金。”诗人自谦与王宣乐先生的交往时间不长,但被其高尚的品格所吸引,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欲知去住两相忆,明月一天千里心。”最后,诗人以明月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牵挂依旧如明月般明亮。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祝福;既有对友人成就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十二月词效李长吉体·其六六月

赤帝来,火龙出,下土炎炎畏红日。

翠华摇摇宴水晶,仙风泠泠透骨清,何须赤脚踏层冰。

(0)

晚次蛮溪渡用唐韵

杨柳条长锁翠烟,蹇驴吟到渡头船。

槎乘客去知何处,剑作龙飞异昔年。

浪暖桃花飘赤锦,风清荷叶弄青钱。

寄言杜宇休调舌,容我蛮溪一夜眠。

(0)

越山秋兴二首·其一

太平风物盛南州,远水长天分外幽。

商舶尽从沧海至,野樵多向白云游。

题诗富有边经笥,写景还誇顾虎头。

更喜四彝归大统,边城无复再防秋。

(0)

玄译观二首·其一

舟过白沙驿,地转玄译湾。

神仙境内境,烟霞山外山。

星坛白日静,石室松风寒。

鸣蜩号复止,老鹤去又还。

忆昔旌阳令,威灵动尘寰。

神剑斩蛟鳄,至今锁玄关。

我有山水趣,视之自怡颜。

停舟泊崖下,聊以一跻攀。

(0)

送别鲍通判

江风吹浪急,送别海天长。

白石笼寒水,青山带夕阳。

六鳌今可钓,一苇最宜航。

后夜相思处,梅开白玉堂。

(0)

梅溪别业诗为王思谏赋

洛阳金谷车马喧,却月淩风绿苔积。

天游物外有奇趣,令我抚卷一叹息。

清溪一曲环诗家,上着千树寒梅花。

苍龙浮香雪璀璨,碧玉倒影龙槎牙。

徵君平生好奇古,坐敞幽轩对平楚。

湘灵锦瑟云中来,滕六天花夜深舞。

水田万顷风飕飕,此时可以穷清游。

铁桥流水谢公屐,白舫青帘王子舟。

闲情被花恼不彻,断角残钟寄愁绝,疏星半横翠羽歇。

投簪岁晚许相逢,江上青蒲会堪结。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