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吟诗不听经,禅宗异岳懒游行。
他年白首当人问,将底言谈对后生。
不肯吟诗不听经,禅宗异岳懒游行。
他年白首当人问,将底言谈对后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戒小师》。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禅宗修行态度的独到见解和生活哲学。
"不肯吟诗不听经,禅宗异岳懒游行。"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仪式持有批判态度的情怀。诗人通过“不肯吟诗”和“不听经”,展示了对于形式主义的拒绝,以及追求内在真理和个人体验的渴望。"禅宗异岳懒游行"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禅宗修行者如同漫游于不同的心灵高峰,不为世俗牵绊。
"他年白首当人问,将底言谈对后生。"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岁月流转和生命智慧的深刻理解。"他年白首"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老去,而“当人问”则是外界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好奇与询问。“将底言谈对后生”表达了诗人愿意将自己一生的体验和智慧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以此作为一种精神上的遗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生命意义以及知识传承的深刻思考。
琼散残枝。
点窗款款,度竹迟迟。
欲诉芳情,曲中曾听,画里重披。
春移别树相期,渐老去、何须苦悲。
人日酣春,脸霞清晓,复记当时。
当年风致,勉强续貂,以贻好事。
丹邱柯九思书於云客阁,至正元年冬十有一月日南至也。
以上四首和词并见郁氏书画跋记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