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潭十爱·其五》
《昭潭十爱·其五》全文
宋 / 梅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我爱昭州路,优游不险崎。

九疑通舜野,八桂绕秦祠。

亭堠相望处,渔樵有让时。

政无牙虎斗,莫信义山诗。

(0)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自己。
爱:喜爱,热爱。
昭州路:昭州的道路,古代地名。
优游:悠闲自在。
险崎:险峻崎岖。
九疑:古代山名,相传为舜帝葬地。
通:连接。
舜野:舜帝的原野。
八桂:泛指南方的桂树,象征吉祥。
秦祠:秦朝的祠庙。
亭堠: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土堡或瞭望塔。
相望:互相遥望。
渔樵:捕鱼和砍柴的人。
让时:谦让的时刻。
政无:政治上没有。
牙虎:比喻权臣或恶势力。
斗:争斗。
义山诗:义山的诗,可能指的是李商隐(字义山)的诗,这里暗示诗中可能有夸大或虚构的内容。
翻译
我热爱昭州的道路,悠闲漫步没有险峻崎岖。
九嶷山连接着舜帝的原野,八棵桂树环绕着秦朝的祠庙。
沿途的亭堠相互遥望,捕鱼砍柴的人们懂得谦让的时刻。
政治清明没有权臣争斗,不要轻信义山的诗中描述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挚所作的《昭潭十爱》系列中的第五首,主题是对昭州(今广西桂林一带)优美环境和和谐社会风气的赞美。首句“我爱昭州路”,开门见山表达了诗人对昭州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的“优游不险崎”描绘了道路平坦,适宜游历的景象。

“九疑通舜野,八桂绕秦祠”两句,将历史传说与现实景色相结合,提及九疑山(古代传说中舜帝南巡之地)和八桂(指广西盛产的桂树),增添了地方的文化韵味。诗人通过“亭堠相望处,渔樵有让时”描述了昭州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谦让和谐,无论是亭堠(古代传递信息的设施)还是渔夫樵夫,都体现出良好的社会秩序。

最后两句“政无牙虎斗,莫信义山诗”寓意深远,牙虎斗象征政治斗争或恶势力,诗人希望昭州的政治清明,没有权力争斗,从而呼应开篇的“优游不险崎”,强调了他对和平、公正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赞美和向往。

作者介绍

梅挚
朝代:宋

成都新繁人,字公仪。仁宗天圣间进士。历通判苏州,有惠政。庆历中擢侍御史,上言论李用和不宜除宣徽使,又奏减资政殿学士员、召待制同议政、复百官转对等。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滑州,用州兵代民以修河备。请知杭州,帝赐诗宠行。累迁右谏议大夫,徙江宁府,又徙河中。喜为诗,多警句。有《奏议》。
猜你喜欢

和冯庵十五日晏起涛园叩门之作

夙兴弟子原当尔,高卧先生也谓迟。

只似侯王惩倍约,那从传记觅嘲师。

朝阳可吸功难学,夜梦能清神不疲。

摩眼作诗馀整暇,故应窃笑舍中儿。

(0)

和冯庵三月水仙花

荒荒春色钟冬卉,皣皣迟开得后残。

并世不知桃李闹,深居犹畏雪霜寒。

琴高变化愁将去,神女迁延愿久看。

书幌因依瓦盆养,不阶尺土岂为难。

(0)

高堰晚泊

迎客都君风肃然,杨舟澹淡夕阳天。

辨帆日下边何阔,觅港泥中腹渐坚。

换蟹馋思须近市,伐芦生计羡连船。

寒湾水宿怀空渺,岂有高人夜叩舷。

(0)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其二

加减多君问短长,闲人心力倦论量。

要知县巷胭脂色,便是江南时世妆。

(0)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其一

随俗蹉跎会面违,坐才奔走寄声稀。

徒劳设伏遮归路,不觉平明敌溃围。

(0)

感兴四首·其四

方诸能召水,磁石不引金。

因知天下事,所贵在同心。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