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将生计问农家,儿大扶犁女沤麻。
烧笋煮葵供午饷,山中乐事自无涯。
试将生计问农家,儿大扶犁女沤麻。
烧笋煮葵供午饷,山中乐事自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诗人章樵以质朴的语言,通过询问农家生计,展现了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儿大扶犁女沤麻"一句,生动地刻画出孩子们已经长大,男孩负责犁田,女孩则在家中处理麻纤维,各自承担起家庭劳动的责任。"烧笋煮葵供午饷"描绘的是农家简单的午餐,以山间新鲜的竹笋和野菜为食,虽然朴素,却充满了田园乐趣。最后一句"山中乐事自无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的赞美,认为其中自有其无穷的乐趣。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中的和谐与满足。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闲居作赋几年愁,王屋山前是旧游。
诗咏东西千嶂乱,马随南北一泉流。
曾陪雨夜同欢席,别后花时独上楼。
忽喜扣门传语至,为怜邻巷小房幽。
相如琴罢朱弦断,双燕巢分白露秋。
莫倦蓬门时一访,每春忙在曲江头。
昔闻南国容华少,今日东邻姊妹三。
妆阁相看鹦鹉赋,碧窗应绣凤凰衫。
红芳满院参差折,绿醑盈杯次第衔。
恐向瑶池曾作女,谪来尘世未为男。
文姬有貌终堪比,西子无言我更惭。
一曲艳歌琴杳杳,四弦轻拨语喃喃。
当台竞斗青丝发,对月争夸白玉簪。
小有洞中松露滴,大罗天上柳烟含。
但能为雨心长在,不怕吹箫事未谙。
阿母几嗔花下语,潘郎曾向梦中参。
暂持清句魂犹断,若睹红颜死亦甘。
怅望佳人何处在,行云归北又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