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全文
隋朝 / 许敬宗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秋深桂初发,寒窗菊馀菲。

波拥群凫至,秋飘朔雁归。

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复非。

凝宸阅栖亩,观文伫少微。

圣敬韬前哲,先天谅不违。

(0)
注释
秋深:深秋时节。
桂初发:桂花刚开始开放。
寒窗:寒冷的窗户,此处指清冷的环境。
菊馀菲:菊花剩余的美丽。
波拥:波浪簇拥。
群凫:一群野鸭。
至:到达。
秋飘:在秋风中飘动。
朔雁:北飞的大雁。
归:返回。
月荚:月亮形状的豆荚,比喻时间的更迭。
生还落:生长后又落下,象征变化。
云枝:云中的树枝,比喻遥远或虚幻的事物。
似复非:似乎变了又好像没变。
凝宸:皇帝专注的样子。
阅:观察。
栖亩:田野,指农事。
观文:观看文化的表现。
伫:等待,期望。
少微:细微之处,也指文士。
圣敬:圣上的敬意。
韬:超越,隐藏。
前哲:前代的智者。
先天:自然的法则,天道。
谅不违:定不会违背。
翻译
深秋时节桂花刚开始绽放,寒窗边的菊花还残留着凋零前的美丽。
水面上波浪簇拥着一群野鸭到来,秋天的天空中大雁向北方飞回。
月亮形状的豆荚生长又落下,云中的树枝似乎改变了又仿佛没变。
皇帝凝视着田野中的作物,期待着细微之处的文化展现。
圣上的敬意超越了前代的智者,遵循自然法则定不会有所违背。
鉴赏

这首诗是隋末唐初的诗人许敬宗所作,名为《奉和秋暮言志应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深秋时节的感慨与胸襟壮志。

"秋深桂初发"一句,描绘了深秋季节,桂花才刚开始开放,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也反映出作者在这个时候的独特体验。"寒窗菊馀菲"则展示了室内的萧瑟与外界的生机并存,菊花虽然已经过了盛放时节,但依然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接下来的"波拥群凫至"和"秋飘朔雁归",诗人通过水波带来的野鸭和秋天飞回的大雁,表达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中生命的迁徙。这些意象丰富的描写,不仅映射出季节更替,也许暗含着作者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月荚生还落"和"云枝似复非"两句,通过月亮下的花开花落以及云间树枝的摇曳,抒发了对过往与未来的迷茫感受。这里的"复非"二字,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诗人接着写道:"凝宸阅栖亩,观文伫少微。"这些句子透露出作者在深秋静谧的夜晚,对着古籍沉思,心中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宏图大志。这里所谓"圣敬韬前哲,先天谅不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智慧和宇宙法则的尊崇,以及对自己言行与天道相符合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深秋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未来志向的坚定追求。

作者介绍
许敬宗

许敬宗
朝代:隋朝   字:延族   籍贯:杭州新城   生辰:公元592年—公元672年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著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咸亨元年(670年)以特进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时年81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缪。著有文集八十卷,今编诗二十七首。
猜你喜欢

寄赵庭干二首·其一

试将小录问同年,风采依稀坠目前。

三十一人今鬼录,与君虽在各华颠。

(0)

口占诗

头戴血淋漓,负母沿街走。

遇我慈悲人,与汝一杯酒。

我亦有家儿,雪色同冰藕。

亦欲如汝贤,未知天从否?

(0)

和西湖竹枝词

郎书前月发京华,燕子来时当到家。

记得去年裁白苧,郎君系马石榴花。

(0)

和西湖竹枝词

西子湖头花满烟,谩郎日日醉湖边。

青楼十丈钩帘坐,箫鼓声中看画船。

(0)

次联

万井人家铺地锦,九衢楼阁画帏屏。

(0)

武陵胜集得林字

城中十日雪,山中三尺深。

我从吴都来,颇畏寒见侵。

亦念子在野,相从讵无心。

缅怀梁园游,岂不胜竹林?

落落岁寒友,历历瑶华音。

重期春日和,飞盖西园阴。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