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月照青杉树,下有古人葬时路。
古人葬时多子孙,今日子孙无问处。
花开花谢年复年,新坟渐满古坟边。
犹起高楼与大屋,长为子孙忧不足。
山前月照青杉树,下有古人葬时路。
古人葬时多子孙,今日子孙无问处。
花开花谢年复年,新坟渐满古坟边。
犹起高楼与大屋,长为子孙忧不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山间墓地景象。"山前月照青杉树",画面幽深,月光洒在挺拔的青杉上,营造出一种寂静的夜晚氛围。"下有古人葬时路",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时光的流转,那曾经热闹的葬礼场景如今只剩下一条荒芜的小径。
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世事变迁的无情:"古人葬时多子孙,今日子孙无问处",表达了对过去家族繁盛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子孙凋零的感慨。"花开花谢年复年,新坟渐满古坟边",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两句"犹起高楼与大屋,长为子孙忧不足",诗人寓言般地指出,尽管后人建造豪宅,但仍然难以消除对物质富足的追求和对后代是否能安逸生活的担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生的无常和家族兴衰的主题,富有哲理。
翟园不到才几日,寒梢冷叶秋萧瑟。
只有黄花数点明,上照青松下苍石。
记得春头来此嬉,梅花太瘦杏花肥。
巷南巷北皆春色,恰似吾人年少时。
忽怪翟园如许老,园应笑我衰容早。
来岁春光更一来,我衰依旧园还少。
晓雨捣珠屑,吹作空中尘。
拂水无落晕,映峦有遮痕。
承华两端尹,嘉招出城闉。
一尊浇云师,借风开昼昏。
诸鬟忽脱帽,孤镜亦捲裀。
西湖翳复皎,南山洗如新。
舍舟步柳堤,曳杖啄松门。
乃是小上林,亦有虎守阍。
桂落剩金粟,蓉妆浓绣屏。
高堂竹梢上,幽榭荷叶滨。
群仙此小憩,呼酒领一欣。
秋花隔水笑,笑我堕纱巾。
更酬不知筹,互嘲还作春。
行乐戒多取,况复仄羲轮。
归鬉兀颓玉,那知醉与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