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鹧鸪洞》
《至鹧鸪洞》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岸冻树逾瘦,日高林始明。

瑶草密如积,玉泉中暗鸣。

初至心为动,欲归脚还停。

江湖千万峰,穿侬两鞋青。

如何鹧鸪岭,咫尺来未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zhèdòng
sòng / yángwàn

àndòngshùshòugāolínshǐmíng

yáocǎoquánzhōngànmíng

chūzhìxīnwèidòngguījiǎoháitíng

jiāngwěiqiānwànfēng穿chuānnóngliǎngxiéqīng

zhèlǐngzhǐchǐláiwèicéng

注释
岸冻:岸边结冰。
逾瘦:更加清瘦。
日高:太阳升高。
林始明:树林开始明亮。
瑶草:美玉般的草。
密如积:繁茂密集。
玉泉:清澈的泉水。
暗鸣:悄然作响。
初至:刚到。
心为动:心情激动。
欲归:想要离开。
脚还停:脚步停留。
江湖:广阔的江河。
千万峰:无数山峰。
穿侬:穿过我。
两鞋青:青翠的山色。
鹧鸪岭:地名。
咫尺:很近。
未曾:从未。
翻译
岸边的树木因冻而更加清瘦,太阳升高后树林才开始明亮起来。
瑶草繁茂密集,犹如堆积,清澈的泉水在其中悄然作响。
刚到这里时心情激动,想要离开却又脚步停留。
行走于江湖间,千万座山峰映入眼帘,青翠的山色仿佛穿过了我的鞋子。
为何鹧鸪岭近在咫尺,我却从未踏足过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意境和深远的哲思。从“岸冻树逾瘦,日高林始明”开始,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瑶草密如积,玉泉中暗鸣”一句,不仅形象生动,更传达了一种深藏不露的高洁情操。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对于纯净之物的向往与追求。

在“初至心为动,欲归脚还停”这两句里,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展现。他似乎是在表达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新到的景象感到欣喜,一方面又有归去的渴望,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停留。

“江湖千万峰,穿侬两鞋青”则是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境界感受。这里,“江湖千万峰”构成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画面,而“穿侬两鞋青”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旅行生活的喜爱。

最后,“如何鹧鸪岭,咫尺来未曾”一句,以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未曾到过的鹧鸪之地的好奇与向往。这里,"咫尺"意指步行,显示出诗人的脚步是缓慢而又沉思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赠吴氏兄弟三首·其二

才随年尽不重奇,每愧诸郎索近诗。

旋作七言供一笑,自痴那得使人痴。

(0)

赠吴氏兄弟三首·其三

得失媸妍只自知,略容千载有心期。

恨君不识金华伯,何处如今更有诗。

(0)

次韵性都正北山逐凉

海风吹雨过梅黄,丛竹留阴借晚凉。

更欲从君谈妙理,凫鹥能短鹤能长。

(0)

次韵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其二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

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0)

寄书上人

阶前春色长苔斑,避俗常闻昼掩关。

一榻琴书双阙寺,片心泉石二林山。

江楼把酒云供望,松院支筇鹤对闲。

谁向风骚为消息,此身元在寂寥间。

(0)

潮阳作·其二

静院莺啼竹,幽阑蝶在花。

登临转惆怅,斜日两三家。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