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春色长苔斑,避俗常闻昼掩关。
一榻琴书双阙寺,片心泉石二林山。
江楼把酒云供望,松院支筇鹤对闲。
谁向风骚为消息,此身元在寂寥间。
阶前春色长苔斑,避俗常闻昼掩关。
一榻琴书双阙寺,片心泉石二林山。
江楼把酒云供望,松院支筇鹤对闲。
谁向风骚为消息,此身元在寂寥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尧佐寄居僧寺的生活情景。首句“阶前春色长苔斑”以春日台阶上的苔藓斑驳,暗示了环境的清幽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避俗常闻昼掩关”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选择隐居修行的生活态度。
第三句“一榻琴书双阙寺”,通过“琴书”和“双阙寺”,展现了诗人以琴书为伴,寓居禅寺的宁静生活。第四句“片心泉石二林山”则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心境的淡泊。
第五、六句“江楼把酒云供望,松院支筇鹤对闲”描绘了诗人登楼远望,与松鹤为友的闲适画面,流露出超然物外的意趣。最后一句“谁向风骚为消息,此身元在寂寥间”则揭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寂寥,但内心世界丰富,仍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雅致情趣。
刘郎欲投效,去隐苏门山。
区区青墨绶,弃擿如等闲。
苏门自昔多幽趣,曾是孙登长啸处。
山色遥连盘谷云,竹声半落淇园雨。
秧苗参差槲叶齐,居人何减武陵溪。
闭门自有飞花入,高枕常闻过鸟啼。
刘郎乞身真不恶,葛巾布袍差足乐。
案上频钞《内景经》,炉中祇养长生药。
女能织帛男能耕,门生扶舁相随行。
丈夫适意且如此,安用悠悠世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