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十四》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十四》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铁瓮城头马乱嘶,金陵城下炮如飞。

黑风捲地鼓鼙急,昨夜常州又受围。

(0)
翻译
在铁瓮城头战马纷乱嘶鸣,
金陵城下炮火如同疾飞的鸟儿。
注释
铁瓮城头:指代坚固的城头,可能位于江苏常州一带。
马乱嘶:形容战马因战斗而惊恐嘶叫。
金陵城下:指南京,古代又称金陵。
炮如飞:形容炮火密集快速。
黑风:比喻战争带来的紧张气氛或烟尘。
鼓鼙:古代军中的大鼓和小鼓,这里指战鼓。
急:形容鼓声紧迫激烈。
昨夜常州又受围:说明昨晚常州再次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乱的景象,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混乱。开篇"铁瓮城头马乱嘶,金陵城下炮如飞"两句,以强烈的动态画面表现出战争的激烈程度,"铁瓮城头"可能指的是某座城堡的坚固,而"马乱嘶"则传达了战场上的混乱与恐慌。"金陵城下炮如飞"则形象地描绘出炮火连天的景象,显示战争的猛烈程度。

接着是"黑风捲地鼓鼙急",这里的"黑风"可能指的是烟尘弥漫或是乌云密布的战场气氛,而"捲地"则形容风势之强劲。"鼓鼙急"则是对战争紧迫节奏的一种描绘,通过这种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事紧急和兵临城下的危机。

最后一句"昨夜常州又受围"则揭示了战乱的连续性和地方的不幸遭遇。这里的"昨夜"表达了一种突发性的灾难,"常州又受围"显示出战争的频繁与毁灭性。

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不仅展示了战争的壮观,更传递了对于战乱之下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和表达作者心境的力作。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刘氏双阙

双阙岧峣即是碑,天荒初破此娥眉。

行人来往手加额,解说当年旌表时。

(0)

西江月·其一以两鹤寿老人

茅屋何堪翠袖,芝田自有霓裳。一双雪舞碧云乡。

富贵人家以上。竹外山童敲臼,梅边溪友传觞。

青霞道服石炉香。便是寿星模样。

(0)

行香子.癸卯生日

说与樵青。紧闭柴门。道先生检校东屯。

阿戎安在,未扫愁痕。且免歌词,休载妓,莫携尊。

梅自生春。雪立前村。道此杯、酒也须温。

无穷身外,付与乾坤。谁共耕山,闲钓水、饱窥园。

(0)

水龙吟·其一和朱行甫帅机瑞香

当年睡里闻香,阿谁唤做花间瑞。

巾飘沈水,笼熏古锦,拥青绫被。

初日酣晴,柔风逗暖,十分情致。

掩窗绡,待得香融酒醒,尽消受、这春思。

从把万红排比。想较伊、更争些子。

诗仙老手,春风妙笔,要题教似。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可曾知此。

趁紫唇微绽,芳心半透,与骚人醉。

(0)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其三

澡身乎书圃,晞发于礼园。

静中观我生,父乾而母坤。

宁不自爱重,日夕声利昏。

前脩亦人耳,而我何沄沄。

飘流众浊间,我者能几存。

人言千丈清,不如一寸浑。

吾方洗吾耳,尔舌宁可扪。

人情习华竞,何啻于乞墦。

此固吾不能,归袖风翻翻。

寘矣勿复道,荷锄过前村。

(0)

与至能夜话

吾生如征鸿,岁月如脱兔。

江上烟雨寒,花老春已暮。

肯辞白发亲,我盖坐贫故。

文章未得力,儒冠岂余误。

至能我辈人,未随时俗恶。

青灯竹窗底,健论时一吐。

风雷万马奔,沧溟百川赴。

策名藉奉常,颜色若有迕。

堂堂湖海豪,岂供折腰具。

欲于我乎馆,西山美无度。

谨勿袖笏来,恐犯西山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