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九前五日再游翟园》
《重九前五日再游翟园》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古风

翟园不到才几日,寒梢冷叶秋萧瑟。

只有黄花数点明,上照青松下苍石。

记得春头来此嬉,梅花太瘦杏花肥。

巷南巷北皆春色,恰似吾人年少时。

忽怪翟园如许老,园应笑我衰容早。

来岁春光更一来,我衰依旧园还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jiǔqiánzàiyóuzháiyuán
sòng / yángwàn

zháiyuándàocáihánshāolěngqiūxiāo

zhīyǒuhuánghuāshùdiǎnmíngshàngzhàoqīngsōngxiàcāngshí

chūntóuláiméihuātàishòuxìnghuāféi

xiàngnánxiàngběijiēchūnqiàrénniánshǎoshí

guàizháiyuánlǎoyuányìngxiàoshuāiróngzǎo

láisuìchūnguānggèngláishuāijiùyuánháishǎo

翻译
才离开翟园没几天,满眼已是秋天的凄凉景象。
只有几点黄色菊花在闪烁,照亮了青松下的青石。
还记得春天时来这里游玩,梅花清瘦而杏花盛开。
巷子南北都弥漫着春色,就像我们年轻时的模样。
忽然觉得翟园变得如此苍老,大概园子也在笑我容貌衰老得太早。
明年春天再来时,我还是这般衰老,而翟园却依然青春依旧。
注释
翟园:诗人曾游览过的园林。
寒梢冷叶:形容秋季凋零的树枝和叶子。
黄花:指菊花。
青松:常绿植物,象征坚韧不屈。
苍石:青灰色的石头。
嬉:游玩,嬉戏。
梅花太瘦:梅花花朵细小,比喻其清瘦的姿态。
杏花肥:杏花盛开,形容其繁茂。
巷南巷北:指周围环境。
吾人年少时:诗人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
少:年轻,青春。
衰容:衰老的容貌。
来岁:明年。
依旧:仍然保持原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翟园的又一次访问,通过秋天萧瑟的景象和黄花点缀的画面,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事沧桑的感慨。诗中“记得春头来此嬉,梅花太瘦杏花肥”两句,回忆起春天的情景,梅花尚瘦,而杏花却已丰满,这种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迭和生命成长的过程。诗人的心情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从惊讶翟园的老态到感叹自己衰老早过,表现了一种无常与自我反思的情怀。

最后两句“来岁春光更一来,我衰依旧园还少”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预期和期待。尽管个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苍老,但翟园却仍然保有其青春与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永恒生命力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对于永恒与美好追求的一种寄托。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人日·其二

丽日条风际,龙池凤阁边。

稊杨初淡沱,温卉已蔫绵。

无赖当新节,那堪忆旧年。

静安朝奠返,令日倍凄然。

(0)

题周鲲仿唐寅终南十景图·其三倒景台

迥蹑云霞表,下视日月行。

辋水淙绝崖,砉然天乐声。

茅龙立可骑,无须九转成。

(0)

颁朔

午门晴旭丽瞳昽,颁朔威仪集百工。

东鲽西鹣万邦奉,宵衣旰食一篇中。

春秋无那成今昔,箕毕还因协雨风。

消息贞元频静验,统天一气运无穷。

(0)

新月

疏梧楼角影朣胧,皓彩寒光满碧空。

依然今夕是何夕,已过中秋又欲中。

无端感触增尔许,只此亏盈竟莫穷。

黄花节届西成美,底较常年兴不同。

(0)

西风

西风一夜枕上闻,凛秋感触愁怀纷。

四时代嬗来复去,万缘梦幻合必分。

重衾已觉轻寒切,夜台谁伴凉更彻。

桂月光浮万寿觞,往岁欢娱忍重说。

今年偏觉寒来早,触景遥忆剑南道。

黩武开边夙所戒,以顺应逆古有道。

金川地险碉寨坚,迁延用致我师老。

运奇折冲无善术,涓涓不塞虑因小。

彼地六月雪片飞,嗟哉士卒霜戈抱。

(0)

王蒙青卞隐居长幅

无多溪壑昼常静,能使林岚气益鲜。

卜筑何论大小隐,不餐沆瀣也登仙。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