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道士,忽携家、直傍秦淮卜宅。
绿齿年来应踏碎,倦向天涯为客。
选得閒房,青溪柳外,偕隐荷衣襞。
蛮烟瘴雨,岭梅何处消息。
犹记通潞亭阴,红莲小幕,曾伴朱龄石。
最爱九歌诗句好,酒后长吟近律。
泛梗谁期,逢迎恰在,桃叶秋江北。
柴门定对,蒋山朝暮凝碧。
罗浮道士,忽携家、直傍秦淮卜宅。
绿齿年来应踏碎,倦向天涯为客。
选得閒房,青溪柳外,偕隐荷衣襞。
蛮烟瘴雨,岭梅何处消息。
犹记通潞亭阴,红莲小幕,曾伴朱龄石。
最爱九歌诗句好,酒后长吟近律。
泛梗谁期,逢迎恰在,桃叶秋江北。
柴门定对,蒋山朝暮凝碧。
这首清代诗人龚翔麟的《无俗念·喜翁山移家白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中,罗浮道士带着家人迁居至秦淮河边,选择了一个宁静的柳溪边的房屋,过起了隐逸生活。他们踏碎了岁月的痕迹,远离了天涯的漂泊,与自然和谐共处,期待着岭南的岭梅能带来温暖的消息。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通潞亭阴下的时光,那里曾有红莲小幕,陪伴着朱龄石,共同欣赏美妙的《九歌》诗句,酒后吟咏,意境悠然。然而,世事变迁,如今他们与世隔绝,不期而遇的漂泊生涯,恰似在桃叶秋江北的偶然相逢。诗人想象着,他们的新居柴门紧闭,每日都能面对蒋山的碧绿,朝夕相伴,尽享宁静与自然之美。
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友情的怀念,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情。
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
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
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
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
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
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
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
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