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
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
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
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
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
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
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
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
沿流二十里,始到海门山。
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
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
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
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
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
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
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沿着河流二十里,来到海门山下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仰视见两崖,有如万盖悬"一句中,诗人将山峦比作悬挂在空中的万千屋檐,形象地表达了山势的险峻和壮丽。随后,"逐上几千仞,犹未穷绝颠"则透露出登山过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状态,即便是攀爬了数千仞的高峰,也依然没有到达顶端。
诗人继续描绘山中的外士家园,"上有外士家,半岩得湖泉"表明了隐逸之人的生活场所,是在半山腰处,以自然的湖泉为水源。接着,"湖□昏且来,意其通海焉"则是对这种生活环境的一种想象和向往,诗人设想着这湖水可能与远方的大海相连。
然而,在这宁静而神秘的山中,诗人遇见了灵怪之物,"忽此见灵怪,踟蹰不能旋"表达了一种惊奇与不安的情感。紧接着,"开襟当海风,目送归海船"则是诗人在面对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时,选择了顺应自然,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这一切,同时目送着归向海洋的船只。
最后,"恨不到罗浮,丹溪寻列仙"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亲至传说中仙境罗浮山的遗憾,以及对那些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之道的仙人的向往和探索之心。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凡尘、追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神秘与永恒的思想情怀。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满院荼开尽,杜鹃啼梦醒。
记晓月、绿水桥边,东风又、折柳旗亭。
蒙茸轻烟草色,疏帘净、乱织罗带青。
对一尊、别酒初斟,征衫上、点滴香泪盈。
几度恨沉断云,飞鸾何处,连环尚结双琼。
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
依依翠屏香冷,听夜雨、动离情。
春深小楼,无心对锦瑟、空涕零。
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
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
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
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
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
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舣。
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
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
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
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
汝但问起居,馀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
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汝去三年归,我傥未即死。
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送子龙赴吉州掾》【宋·陆游】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舣。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汝但问起居,馀事勿挂齿。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汝去三年归,我傥未即死。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https://shici.929r.com/shici/Vp1wpZrh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