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其三夜闻杜鹃》
《鹊桥仙·其三夜闻杜鹃》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词  词牌: 鹊桥仙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0)
注释
蓬窗:犹蓬户,即编蓬草为窗,谓窗户之简陋。
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
杜宇:即杜鹃。
深枝:树林深处的枝条。
故山:故乡的山林,即故乡。
羁旅:寄居他乡。
羁,停留。
翻译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鉴赏

这首《鹊桥仙·其三·夜闻杜鹃》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春夜寂静中听到杜鹃啼鸣的情景。诗的开篇“茅檐人静,蓬窗灯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昏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春晚连江风雨”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春雨连绵,江面风雨交加,更显诗人漂泊在外的落寞。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杜鹃鸟的叫声。林中的莺燕此刻无声,只有杜鹃在月夜中悲啼,这声音仿佛在催促诗人清泪,打断了他的孤梦。杜鹃的啼叫象征着时光流逝和故乡之思,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半生漂泊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杜鹃之鸣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葛仙茗园

绝巘匿精庐,苍烟路孤迥。

草秀仙翁园,春风坼幽茗。

野僧四五人,脑绀瞳子炯。

携壶汲飞瀑,呼我烹石鼎。

风涛泻江滩,松籁起林岭。

七碗鏖郝源,一水斗双井。

我虽冠屦缚,心乐祇园静。

濯足卧禅扃,幽梦堕蒙顶。

(0)

题采石渡

抗议金銮反见雠,一杯蝉蜕此江头。

当时醉弄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

(0)

逸贤峒

好竹平生志颇坚,谁知岛上有淇园。

溪边六逸李太白,林下七贤杨巨源。

空翠有时穿荦确,圆机终日转潺湲。

从来到处安心地,肯认家山作本源。

(0)

画马

曹霸丹青彻马骨,应师伯乐遗毛物。

请看此图笔外意,万里人寰定超越。

(0)

新州鹿鸣宴致语口号

秋气清高肃雁行,贤侯劝驾会黄堂。

宾朋满座曳珠履,鼓吹喧天飞羽觞。

题柱弃繻俱有志,班荆折桂正相望。

明年春色催行李,衣锦荣归耀故乡。

(0)

和黄执礼六首·其二

赐墙那及仲尼宫,妄意坚高立下风。

志士有求虽汲汲,鄙夫无得漫空空。

诗鸣寡学安能善,酒圣多愁讵敢中。

惟赖有朋想博约,过情之誉岂宜蒙。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