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这首《鹊桥仙·其三·夜闻杜鹃》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春夜寂静中听到杜鹃啼鸣的情景。诗的开篇“茅檐人静,蓬窗灯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昏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春晚连江风雨”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春雨连绵,江面风雨交加,更显诗人漂泊在外的落寞。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杜鹃鸟的叫声。林中的莺燕此刻无声,只有杜鹃在月夜中悲啼,这声音仿佛在催促诗人清泪,打断了他的孤梦。杜鹃的啼叫象征着时光流逝和故乡之思,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半生漂泊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杜鹃之鸣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绝巘匿精庐,苍烟路孤迥。
草秀仙翁园,春风坼幽茗。
野僧四五人,脑绀瞳子炯。
携壶汲飞瀑,呼我烹石鼎。
风涛泻江滩,松籁起林岭。
七碗鏖郝源,一水斗双井。
我虽冠屦缚,心乐祇园静。
濯足卧禅扃,幽梦堕蒙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