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草树颇蒙密,竹暗城头不通日。
风晴高柳恰飞绵,花尽黄蜂未成蜜。
北窗也复可怜人,乱离十载空伤神。
病对青山疑是梦,眼惊新绿已无春。
羁怀有句喑不吐,终日无言闻鸟语。
寒窗窈窕不嫌风,晚色溟濛却宜雨。
穿条隔叶止复啼,白粉画眉金作羽。
应为山翁久惯听,听久不知心转苦。
庙堂何日议销兵,携手尚堪归乐土。
还我花姑溪上椽,卧听春禽啭桃坞。
西斋草树颇蒙密,竹暗城头不通日。
风晴高柳恰飞绵,花尽黄蜂未成蜜。
北窗也复可怜人,乱离十载空伤神。
病对青山疑是梦,眼惊新绿已无春。
羁怀有句喑不吐,终日无言闻鸟语。
寒窗窈窕不嫌风,晚色溟濛却宜雨。
穿条隔叶止复啼,白粉画眉金作羽。
应为山翁久惯听,听久不知心转苦。
庙堂何日议销兵,携手尚堪归乐土。
还我花姑溪上椽,卧听春禽啭桃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西斋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西斋草树颇蒙密,竹暗城头不通日”,开篇即以“蒙密”的草树和“不通日”的竹林,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暗示了诗人所在之地的隐逸之感。
颔联“风晴高柳恰飞绵,花尽黄蜂未成蜜”,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高柳上的飞絮与未酿成蜜的黄蜂,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未竟之事。
颈联“北窗也复可怜人,乱离十载空伤神”,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乱世的感慨中,十年的动荡与分离,让人心生哀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尾联“羁怀有句喑不吐,终日无言闻鸟语”至“卧听春禽啭桃坞”,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在无法言说的羁绊中,诗人只能倾听鸟语,寻找心灵的慰藉。最后,想象着回到故乡,与春鸟共鸣于桃林之中,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成道自衰周,避世穷炎汉。
荆杞虽云梗,烟霞尚容窜。
兹岑信灵异,吾怀惬流玩。
石涩古铁鉎,岚重轻埃漫。
松膏腻幽径,蘋沫著孤岸。
诸萝幄幕暗,众鸟陶匏乱。
岩罅地中心,海光天一半。
玄猿行列归,白云次第散。
蟾蜍生夕景,沆瀣馀清旦。
风日采幽什,墨客学灵翰。
嗟予慕斯文,一咏复三叹。
显晦虽不同,兹吟粗堪赞。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
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
摆履跨乱云,侧中蹲怪树。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
两水合一涧,潨崖却为浦。
相敌百千戟,共擂十万鼓。
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
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
一窥耳目眩,耳听云发竖。
次到鍊丹井,井干翳宿莽。
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
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
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
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
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
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
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
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
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
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
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
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
将山待夸娥,以肉投䝟貐。
歘坐侵桂阴,不知已与午。
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
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太湖诗·其五游毛公坛》【唐·皮日休】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摆履跨乱云,侧中蹲怪树。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两水合一涧,潨崖却为浦。相敌百千戟,共擂十万鼓。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一窥耳目眩,耳听云发竖。次到鍊丹井,井干翳宿莽。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将山待夸娥,以肉投䝟貐。歘坐侵桂阴,不知已与午。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https://shici.929r.com/shici/llJfrHC2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