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向苏州舟次京口闻召诸公简朝中知旧》
《追和向苏州舟次京口闻召诸公简朝中知旧》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圣主思清战骑埃,尽将尺一起群才。

匈奴莫向云中入,尚父今从海上来。

绣祫不当毡毳用,玉关宁为犬羊开。

公冠已挂知何事,犹有忠肠日九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追和向苏州舟次京口闻召诸公简朝中知旧》。诗中表达了对圣主的敬仰与期待,以及对国家和平稳定的渴望。

首联“圣主思清战骑埃,尽将尺一起群才”,以“圣主”指代君王,表达了对君王治理国家、选拔人才的期待。通过“清战骑埃”描绘了君王治理下的国家安宁景象,“尺一”则借指诏书,意为君王通过诏书召唤贤才,共同治理国家。

颔联“匈奴莫向云中入,尚父今从海上来”,运用典故,以“匈奴”象征外敌入侵之忧患,而“云中”则是边防重镇,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重视。同时,“尚父”即姜太公,此处借指贤臣,暗示贤臣即将归来,共保国家安宁。

颈联“绣祡不当毡毳用,玉关宁为犬羊开”,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尊严与和平的重要性。通过对比“绣祡”(华丽的服饰)与“毡毳”(粗陋的毛皮),以及“玉关”(边关要塞)与“犬羊”(比喻敌人),表达了对国家尊严的尊重和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公冠已挂知何事,犹有忠肠日九回”,以“公冠”象征官员的职位,表达了对官员们忠诚与勤勉的赞美。同时,“忠肠日九回”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内心对国家的忠诚与忧虑,日夜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稳定、君王英明治理以及贤臣忠诚辅佐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范宽江山秋霁图

华原范中立,深得丹青要。

仙游几百年,声誉尚流耀。

图成三尺缣,旷远多诗料。

山回起蚕丛,水涨没寒潦。

落叶入空江,清晖映丹峤。

归人望故原,栖禽集苍筱。

轻舸溯中流,虚阑挂斜照。

髣髴瀛海间,无限足清眺。

何知荆与关,奚让唐吴道。

愧余涉黄尘,未得无声奥。

片语何足论,临风付长啸。

(0)

松岩

孤松何亭亭,孤生岩之阿。

俯视千仞溪,仰瞻郁嵯峨。

嵯峨不可攀,劳心其如何。

空谷无馀音,伐檀有遗歌。

惟应负苓子,千载重来过。

(0)

越台怀古

台荒霸业几经年,曾拄炎州半壁天。

黄屋不归秦日月,白云犹荡汉山川。

星涵海面浮珠影,雨驾潮头卷穗烟。

莫问旧时歌舞处,美人惆怅隔花田。

(0)

南塘

南塘新雨过,风暖橘洲香。

水长侵官路,桥低碍野航。

竹棚人卖酒,花笠妇移秧。

近日频来往,春归有底忙。

(0)

题清远峡山寺

清远峡山寺,几年闻汝名。

维舟得眺望,满目慰经行。

壁立巉天秀,溪閒写镜清。

岭云方北上,涛雪漫南倾。

罪垢三熏净,归风两腋轻。

皇慈天共大,睿知日同明。

重起阙廷恋,敢怀山水情。

生绡无画手,聊此寄真形。

(0)

喜晴

泽国风雨多,春尽尚裘褐。

闭门不能出,饱受鸠妇聒。

今朝云忽归,沟水清活活。

偶为东园行,鱼鸟间何阔。

妇女蚕事终,桑柘光如泼。

布谷汝勿忧,吾谷真可脱。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