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新雨过,风暖橘洲香。
水长侵官路,桥低碍野航。
竹棚人卖酒,花笠妇移秧。
近日频来往,春归有底忙。
南塘新雨过,风暖橘洲香。
水长侵官路,桥低碍野航。
竹棚人卖酒,花笠妇移秧。
近日频来往,春归有底忙。
这首宋诗《南塘》是徐献可所作,描绘了江南春天雨后的新景象。首句“南塘新雨过”点明了地点和时令,雨后的南塘清新宜人。次句“风暖橘洲香”进一步渲染了温暖的气候和橘树散发出的香气,富有生机。
“水长侵官路”写出了雨水过后水面上涨,甚至漫过了官道,展现了自然与人境的交融。而“桥低碍野航”则描绘了小桥因水位上升而对行船构成了一定的阻碍,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竹棚人卖酒,花笠妇移秧”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了农夫和商贩在田间劳作和交易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烟火气。最后,“近日频来往,春归有底忙”表达了诗人对频繁往返此地的感慨,感叹春天的忙碌与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春雨后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们的生活百态,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
看东风、柳摇金缕。精神顿美如许。
独怜老我双蓬鬓,无复少年张绪。桃叶渡。
任山水清妍,可柰非吾土。
借人茅屋,但有客相过,清茶淡话,闲与论今古。
伤心处。客去卧听鼙鼓。看花浑在烟雾。
姑苏台榭笙歌散,麋鹿又如前度。谁恁误。
教无限苍生,命堕颠崖苦。蒹葭洲渚。
赖有个扁舟,三竿钓竹,相伴闲鸥鹭。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
樽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
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
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
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
梦熟黄粱,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
问雪堂、归去何时,江上一犁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