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还无。合虚无。湛湛澄澄有若无。元初无更无。
理清虚,证空虚。一点灵源实若虚。光明彻太虚。
得还无。合虚无。湛湛澄澄有若无。元初无更无。
理清虚,证空虚。一点灵源实若虚。光明彻太虚。
这首诗名为《长相思》,作者是元代的谭处端。诗的内容简短而富有哲理,以“得还无”、“合虚无”开篇,表达了对宇宙本源和人生境界的探索。诗人认为事物看似“湛湛澄澄有若无”,实际上元初即为无始无终的虚空状态。他进一步阐述,真理和空性是相通的,“理清虚,证空虚”,表明通过深入理解,可以认识到万物的虚幻本质。最后,诗人强调内在的“一点灵源”虽实却又如虚,充满了光明,能照彻整个宇宙的广大空间,寓意着精神世界的广大与深远。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道家的虚无观与禅宗的明心见性,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卅载领封疆,坐镇东南,兴利兴学,人情岂同好恶,当兹时局,一柱独擎,寰海致升平,无愧盛名盈宇宙;
两朝持宰辅,经纬区夏,立德立言,天下倚为安危,胡不慭遗,大星遽陨,旧僚增感痛,追维绘像肃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