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党派,组织教科,政举惜人亡,莽莽前途,哭不成声吾学界;
立宪主持,邮传建设,铁肩担钜任,拳拳遗疏,死而后已荩臣心。
调和党派,组织教科,政举惜人亡,莽莽前途,哭不成声吾学界;
立宪主持,邮传建设,铁肩担钜任,拳拳遗疏,死而后已荩臣心。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张百熙先生。上联“调和党派,组织教科,政举惜人亡”描绘了张百熙在政治上的贡献,他致力于调和不同政治派系,组织教育体系,即便在推行政策时难免有人离世,也体现了其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怀。下联“立宪主持,邮传建设,铁肩担钜任”则进一步展现了张百熙在推动立宪制度、邮政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他以铁肩扛起重大责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拳拳遗疏,死而后已荩臣心”则表达了张百熙在去世前仍心系国家,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整联通过高度概括的方式,既赞扬了张百熙的丰功伟绩,又深情地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悼之情。
今古相传,昌阳胜地,好修六度三坛。
休心绝虑,颐养紫金丹。
玉洞收归万化,昆冈上、风月珊珊。
云光聚,三田结秀,返老变童颜。
玄关牢锁闭,金婴玉姹,仙诏追攀。
挂六天如意,复采芝兰。
杳杳长天高举,飘飘聚、罗列仙班。
君知否,缘深行广,达道本非难。
岁运推迁。时正遇,十月小春天。
老人生灿,玉绳低纵,云汉高悬。
晓来佳气聚,庆谪仙、初驻云骈。
应良缘,渐重敷素艳,复阐金莲。飘然。
尘情一荡,志归清静禀根原。
鼎炉烹炼,河车搬运,丹满三田。
洞房辉焕处,会虎龙、婴姹团圆。表长年。
傲龟龄鹤算,永劫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