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金门.舟中对月》
《谒金门.舟中对月》全文
元 / 梁寅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天似洗。遥望楚山千里。归雁数声云外去。

此身犹滞此。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

独倚孤篷浑不寐。碧流清见底。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的《谒金门·舟中对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画面。"天似洗"运用比喻,形容天空如洗过一般清澈明亮,映衬出月夜的洁净。"遥望楚山千里"远眺楚地连绵的山峦,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思乡之情。

"归雁数声云外去"借归雁南飞,寓言游子的离愁和对故乡的思念。"此身犹滞此"表达了诗人身处舟中的孤独与漂泊之感。接下来的"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通过深夜的静谧和潭水中的月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独倚孤篷浑不寐"直接抒发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孤寂,"碧流清见底"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澈和诗人内心的透明。整体上,这首词以景生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舟中对月的深深感触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梁寅

梁寅
朝代:元   字:孟敬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生辰:1303——1389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猜你喜欢

游理安寺

群山抱一寺,深窈绝尘迹。

秋桂初著花,引入游山屐。

妙香散诸天,凉飙响林樾。

迤逦度前岭,谷邃径逾窄。

一亭当寺门,四顾但松柏。

日色冷不光,万树并一碧。

小憩籁俱静,前行境尤寂。

缅怀伏虎师,于此昔栖宅。

法雨清泉飞,松巅高阁辟。

试登古刹顶,已据群峰脊。

山深秋气肃,地蓊云阴积。

凭阑一以眺,苍然澹心魄。

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将夕。

扶藜独下山,又作尘中客。

(0)

归路

故人惨相别,归路几盘旋。

斜月夜将半,疏钟僧未眠。

猿啼沈野色,犬吠入溪烟。

林壑自朝暮,此心殊怅然。

(0)

入终南山

飞鸟不能渡,盘空一骑来。

峰头撑积雪,石腹走惊雷。

呼吸诸天应,功名捷径开。

终南山万仞,掷笔待仙才。

(0)

天下第一江山歌

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

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

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

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

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

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

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

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

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

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

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

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

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

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

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

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

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

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

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0)

冷泉亭

不染尘外喧,悟彻寰中静。

湛若供目娱,悠然极心领。

含风澄翠微,泻日澹波影。

活泼有灵源,幽迥绝凡境。

小坐虚亭间,欲涿凭修绠。

安得枕此流,梦与泉俱冷。

(0)

由京口溯流达金陵舟中作

一帆高挂镇江头,路上金陵趁早秋。

元气荡潮通碣石,长风分浪入瓜洲。

茫茫北顾云山远,浩浩东流日夜浮。

积潦未消频欲雨,楚天哀雁不胜愁。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