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似洗。遥望楚山千里。归雁数声云外去。
此身犹滞此。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
独倚孤篷浑不寐。碧流清见底。
天似洗。遥望楚山千里。归雁数声云外去。
此身犹滞此。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
独倚孤篷浑不寐。碧流清见底。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梁寅的《谒金门·舟中对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晚画面。"天似洗"运用比喻,形容天空如洗过一般清澈明亮,映衬出月夜的洁净。"遥望楚山千里"远眺楚地连绵的山峦,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思乡之情。
"归雁数声云外去"借归雁南飞,寓言游子的离愁和对故乡的思念。"此身犹滞此"表达了诗人身处舟中的孤独与漂泊之感。接下来的"半夜潜蛟不起,潭月金鳞光细"通过深夜的静谧和潭水中的月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
"独倚孤篷浑不寐"直接抒发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孤寂,"碧流清见底"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澈和诗人内心的透明。整体上,这首词以景生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舟中对月的深深感触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群山抱一寺,深窈绝尘迹。
秋桂初著花,引入游山屐。
妙香散诸天,凉飙响林樾。
迤逦度前岭,谷邃径逾窄。
一亭当寺门,四顾但松柏。
日色冷不光,万树并一碧。
小憩籁俱静,前行境尤寂。
缅怀伏虎师,于此昔栖宅。
法雨清泉飞,松巅高阁辟。
试登古刹顶,已据群峰脊。
山深秋气肃,地蓊云阴积。
凭阑一以眺,苍然澹心魄。
潺潺溪自流,黯黯日将夕。
扶藜独下山,又作尘中客。
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
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
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
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
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
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
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
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
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
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
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
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
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
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
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
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
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
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
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天下第一江山歌》【清·清瑞】君不见长江之水岷源来,奔流到此不复回。又不见钟山发脉三百里,直到金河截然止。其中突起地肺山,第八洞天云雾里。我曾举手攀云松,松间云拥三茅峰。有时云化一江水,片帆如在明镜中。如此江山真第一,品题论定吴琚笔。西津无水不来潮,东向海门观日出。六朝山影樽前收,一派江声笔底流。左金右焦辟双阙,仿佛玉帛朝诸侯。既障狂澜还对峙,卓然竟作中流砥。须臾霞彩映江飞,青天倒转作江底。豪情高唱大江东,掀髯一笑来清风。风流绝代苏玉局,天下古今无此翁。天辟名区住名士,称此江山乐无比。更有中泠第一泉,间来试向松风煎。对此江山选名胜,几人搔首问青天。少陵无人谪仙死,天纵狂歌谁继起。起看江月照江清,淘尽英雄是此声。古今不少真才子,有如一去长江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nRy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