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有茅宇,白云往还来。
山僧爱云好,柴门夜长开。
松林有茅宇,白云往还来。
山僧爱云好,柴门夜长开。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湘山杂诗十首(其二)云归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画面。首句“松林有茅宇”,点出山中有一座简朴的小屋隐藏在翠绿的松林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次句“白云往还来”,通过描绘白云在松林间飘荡,暗示了庵中的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山僧爱云好”一句,直接表达了山僧对于白云的喜爱,可能寓意他们的心境如云般自由自在,超脱尘世。最后一句“柴门夜长开”,进一步揭示了庵中生活的简朴和僧人们的豁达,即使夜晚,柴门也不关闭,仿佛在欢迎来访者或期待着随时可能降临的云游之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禅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禅修生活的深深敬仰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