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三》
《满江红十六首·其十三》全文
清 / 蒋士铨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祝祝呼来,佐公膳、却分双只。

一拳耳,不成毛羽,休论肥瘠。

酷似小儿窠内老,待寻道士笼中易。

奉高名、取笑冠同群,予滋戚。

不尔杀,知无益,必自毙,生何迫。

可记得,斜阳寸坞,于埘于桀。

深院教栖名士牖,后车载去淮南宅。

有茅容、明日饭林宗,非畴昔。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的其中一首,名为“十六首(其十三)”。此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一只拳头大小的鸟儿描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气息。

开篇“祝祝呼来,佐公膳、却分双只”,以“祝祝”这一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鸟儿的叫声,仿佛在呼唤主人前来共享美食。接着,“一拳耳,不成毛羽,休论肥瘠”,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鸟儿的体型缩小到拳头大小,强调其体态之小,同时也暗示了其生存环境的艰难。

“酷似小儿窠内老,待寻道士笼中易”,这里将鸟儿比作“小儿”,形象地描绘了它在巢穴中的状态,同时表达了对它被捕捉、关入笼中的命运的担忧。接下来,“奉高名、取笑冠同群,予滋戚”,则表达了对鸟儿因名声而遭受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伤。

“不尔杀,知无益,必自毙,生何迫”,这几句诗表达了对鸟儿命运的反思,指出与其被人类杀害或囚禁,不如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的尊重和向往。

最后,“可记得,斜阳寸坞,于埘于桀。深院教栖名士牖,后车载去淮南宅。有茅容、明日饭林宗,非畴昔。”诗人通过回忆往昔鸟儿在斜阳下的小窝中自由飞翔的情景,与现在被囚禁的命运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失去自由的哀叹。同时,引用了古代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既有现实的关怀,又蕴含着历史文化的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满江红》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和平等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蒋士铨

蒋士铨
朝代:清   字:心馀   号:藏园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生辰:1725—1784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猜你喜欢

芗林五十咏·其二十四羃翠庭

软甃琉璃地,生揉翡翠帏。

莫教星月入,玉镜点金徽。

(0)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其一

五日银丝织一笼,金乌捉取送笼中。

知谁放在扶桑树,祗怪满溪烟浪红。

(0)

戏赠子仁侄

小阮新来觅句忙,自携破砚汲寒江。

天公念子抄诗苦,借与朝阳小半窗。

(0)

永和放船二首·其二

濒江楼阁祇遥看,却恐登临不足观。

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

(0)

发慈湖过烈山望见历阳一带山二首·其一

梦绕天津月再湾,慈湖解缆已开颜。

淮山到眼浑相识,直北青梢是定山。

(0)

日午

揭竿借日自烘衣,背立晴暄片子时。

雪后春生人未觉,弄丝蟢子独先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