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和放船二首·其二》
《永和放船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濒江楼阁祇遥看,却恐登临不足观。

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

(0)
翻译
只能远远地眺望江边的楼阁,只怕亲自登高观赏还不够尽兴。
如今年纪大了,视力衰退,还要面对两岸陡峭的山峰带来的寒意。
注释
祇:只。
遥看:远望。
却:反而。
恐:担心。
登临:登山临水,游览。
不足观:不足以尽兴观赏。
老来:年老时。
眼力:视力。
更供:还要面对。
两岸:两旁的江岸。
万峰:无数山峰。
寒: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永和放船二首(其二)》。我们来细致品味这四句话:

首句“濒江楼阁祇遥看”,诗人站在江边的楼阁上远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高处望远之感。但这个“祇遥”字用得非常好,它既包含了时间上的久远,也蕴含了一种目光所及的空间距离感。这里的“看”,并非单纯的视觉行为,而是心灵深处的一种体验和感受。

第二句“却恐登临不足观”,诗人表达了一种担忧,尽管站在高阁上眺望,但仍旧觉得这样的高度和距离还不足以让他得到满足。他或许在追求一种更为深远的领悟,或是对景物的一种渴望。

第三句“已是老来无眼力”,诗人自述己经年迈,视力衰退,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更是一种生命力的消减。在这里,“老”字不仅指年龄的增长,也隐喻了一种精神状态的转变。

最后一句“更供两岸万峰寒”,诗人虽然身体上已经无法再登高远望,但他的心灵依旧能够感受到那两岸万峰之美。这“供”字很有意思,既包含了自然景物对个人情感的供养,也体现了一种精神上的奉献。这里的“寒”,并非单指温度,而是那种超越物质世界、接近大自然本真的冷冽与清醒。

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视角和心灵体验,展现了一个对景物有着深刻感悟,同时也在反思生命与时间的关系。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探讨个人精神世界的诗篇。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七言·其八十三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

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儿手指天。

若向此中玄会得,此玄玄外更无玄。

(0)

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0)

龙昌寺荷池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0)

随园联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0)

华秋岳画苏子瞻夜游承天寺访张怀民润臣索诗

世间白日争红尘,那识人境有清绝。

黄州秃翁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

西掖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万琅玕。

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0)

长安夜雨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