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白日争红尘,那识人境有清绝。
黄州秃翁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
西掖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万琅玕。
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世间白日争红尘,那识人境有清绝。
黄州秃翁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
西掖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万琅玕。
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这首清代孙衣言的诗《华秋岳画苏子瞻夜游承天寺访张怀民润臣索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趣的画面。诗人首先感叹世间纷扰,人们忙于俗务,却鲜有人能领略到如人境般清绝的境界。接着,他提及黄州的苏东坡(苏子瞻)在超脱世俗的生活中,欣赏到了华岩的画作,这让他感到欣喜。
诗人将西掖(朝廷官署)比喻为蓬岛般的清寒之地,强调其高洁孤寂。他描述门前的竹影婆娑,如同万根琅玕(美玉),映衬出主人的清雅之气。然而,整日里清风徐来,却不见宾客来访,反映出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今夜明月无人共赏的寂寥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和清幽意境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彼昼何长,岁计乃短。迨我今暇,申此诚款。
吹笙鼓瑟,以乐嘉宾。中苟不接,化为劳薪。
昔我初生,伤乎末季。及吾方刚,而乃不啻。
盻彼流水,其流汤汤。亮无利楫,孰溯以航。
岁不我与,世亦如斯。道远倒行,徒为人嗤。
炙我枯鲤,命我匏尊。惟彼无怀,可与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