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对于生离死别的感慨。开篇“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萧瑟的场景,丘墟和郭门都是古代遗迹的象征,而寒食节是古时纪念祖先的日子,哭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凄凉。
接下来的“风吹旷野纸钱飞”则是对这一天气更深的描绘。纸钱是古人祭祀时烧给祖先或鬼神的,在这里被风吹得飘飞,增添了一种无常与哀伤的情感。而“古墓累累春草绿”则通过对古墓和春草的描述,强化了生与死并存的氛围。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这一句中,棠梨花的鲜艳与白杨树的清秀形成对比,更衬托出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离别无常的感慨。棠梨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的装饰,也象征着生机与欢乐,而映照在古老的白杨树上,则是对过往时光的召唤。
最后,“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则是诗人的感慨深沉之处。冥寞重泉,暗指地府或地下水流,哭声在这里变得无从听闻,仿佛连死者都无法得知生者的悲伤。而萧萧的暮雨和归去的人影,则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不得不承认生命的有限与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古代习俗的引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寒食节的感受,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于生死离别的沉思。
辛苦诸都讲,朝朝问起居。
稽疑频筮易,侍药罢观书。
共学情原挚,当归恨有馀。
服勤真古谊,惆怅别征车。
自我开堂后,相依未一年。
所怀多不尽,有待或徐宣。
遂尔匆匆去,谁将耿耿传。
诸君能自得,定不藉言诠。
雅怜维絷意,决去定非情。
其奈多忧患,难为久合并。
相孚在志气,不隔有神明。
他日学成后,扁舟慰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