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野望吟》
《寒食野望吟》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shíwàngyín
táng / bái

quèzàohūnqiáoqīngmínghánshíshuíjiā

fēngchuīkuàngzhǐqiánfēilěilěichūncǎo绿

tánghuāyìngbáiyángshùjìnshìshēngbiéchù

míngmíngzhòngquánwénxiāoxiāorénguī

注释
丘墟:荒凉废弃的地方。
郭门:城门,这里指城市外围的城墙。
寒食:古代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禁火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旷野:广阔的田野。
纸钱:祭祀时焚烧的仿制钱币,用来祭奠亡灵。
累累:堆积的样子,这里指墓冢众多。
棠梨:一种果树,类似苹果。
白杨:一种落叶乔木,常见于北方。
冥寞:形容阴间幽暗寂静。
重泉:深泉,借指地下,阴间。
哭不闻:哭声无法传到,表示死者无法听见。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这里指暮雨的声音。
暮雨:傍晚的雨。
翻译
城门外的废墟中,清明时节有谁家在哭泣。
寒风卷起荒野间的纸钱纷飞,一座座古墓被春草染得碧绿。
棠梨花与白杨树相映,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场所。
深深的地下,哭声再也听不见,傍晚的细雨中,人们陆续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对于生离死别的感慨。开篇“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萧瑟的场景,丘墟和郭门都是古代遗迹的象征,而寒食节是古时纪念祖先的日子,哭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凄凉。

接下来的“风吹旷野纸钱飞”则是对这一天气更深的描绘。纸钱是古人祭祀时烧给祖先或鬼神的,在这里被风吹得飘飞,增添了一种无常与哀伤的情感。而“古墓累累春草绿”则通过对古墓和春草的描述,强化了生与死并存的氛围。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这一句中,棠梨花的鲜艳与白杨树的清秀形成对比,更衬托出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离别无常的感慨。棠梨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的装饰,也象征着生机与欢乐,而映照在古老的白杨树上,则是对过往时光的召唤。

最后,“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则是诗人的感慨深沉之处。冥寞重泉,暗指地府或地下水流,哭声在这里变得无从听闻,仿佛连死者都无法得知生者的悲伤。而萧萧的暮雨和归去的人影,则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不得不承认生命的有限与易逝。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古代习俗的引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寒食节的感受,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于生死离别的沉思。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雨后写望

弥空水气自魂魂,雨过长淮已到门。

七十二川流合处,一条清颍不曾浑。

(0)

示诸生

辛苦诸都讲,朝朝问起居。

稽疑频筮易,侍药罢观书。

共学情原挚,当归恨有馀。

服勤真古谊,惆怅别征车。

自我开堂后,相依未一年。

所怀多不尽,有待或徐宣。

遂尔匆匆去,谁将耿耿传。

诸君能自得,定不藉言诠。

雅怜维絷意,决去定非情。

其奈多忧患,难为久合并。

相孚在志气,不隔有神明。

他日学成后,扁舟慰老生。

(0)

客有询及故相阳城公遗事者答以七言

相君勋业应谁同,曰杜祁公文潞公。

断断休休元老度,浑浑穆穆德人风。

乞身岂为莼鲈恋,上殿长怀布粟恫。

此事谁人成补状,莫教纶阁泯孤忠。

(0)

马上作

少有驰驱志,愁看髀肉生。

一鞭冲暮霭,积雪乱微晴。

冻雀迎风堕,馋狼尾客行。

休论羁泊苦,马亦困长征。

(0)

雪夜

雪夜独行役,北风吹短莎。

冻云侵路断,疲马怯山多。

大地白成晓,长溪寒不波。

澄清杳难问,关塞屡经过。

(0)

泛舟西湖·其三

何处轻舟不泛湖,今朝领略迥然殊。

漫云西子无多子,兴会随人自取夫。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