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紫薇郎,长随玉辇傍。
忽辞汉天子,去谒诸侯王。
梦渚陪游猎,兰台佐羽觞。
子虚今在楚,作赋有辉光。
十载紫薇郎,长随玉辇傍。
忽辞汉天子,去谒诸侯王。
梦渚陪游猎,兰台佐羽觞。
子虚今在楚,作赋有辉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送陆舍人调辽府长史》。诗中描绘了一位紫薇郎在宫廷中的生活,他长期陪伴在帝王身边,享受着荣华富贵。然而,突然之间,这位紫薇郎辞别了汉天子,前往辽府担任长史,开始了新的旅程。
诗中提到的“梦渚”和“兰台”,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去的地方,象征着文人的诗意生活和文学创作。陆舍人在这里与朋友们一同游猎,享受着自然的乐趣;同时,他也参与了兰台的酒宴,与文人墨客共饮畅谈,体现了他作为文官的社交活动。
最后两句“子虚今在楚,作赋有辉光”则表达了对陆舍人的期望和祝福。子虚是楚国的虚构之地,这里借指辽府。诗人希望陆舍人在辽府也能像楚地的子虚一样,创作出光彩照人的作品,展现出他的才华和成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陆舍人从宫廷到地方的转变,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春光艳冶。蔼暖风轻,早清明时节。
萋萋芳草,料此际、绿遍寻春双屐。
落梅无数,尽付与、笛声呜咽。
袅画帘、万缕垂杨,只赋天涯离别。
断肠忍问流光,奈香满池塘,春水凝碧。
燕嗔蝶舞,似伴我、共领绮窗凄切。
曲阑望久,想到处、都无人说。
但试取、短梦清宵,稳耐几番风月。
初日丛祠,已褪了、莲衣茜香。
荒湾转、一行旗脚,灵猋送将。
唱得野风门外曲,行人系缆有王郎。
黯湖天、飘堕五铢衣,云锦章。蚊雷歇,催曙光。
来樯隐,去楫忙。蓦堤边白鸟,惊人自翔。
三十六湖楼上立,阑干回似女儿肠。
奏神弦、吹浪起粼粼,摇佩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