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檐前趁晚凉,幽怀相与叹流光。
思危自觉一心折,行远空余双鬓苍。
风景久成人惯习,卷舒堪笑此颠狂。
世间翻覆都休道,只可坚吾百炼刚。
席地檐前趁晚凉,幽怀相与叹流光。
思危自觉一心折,行远空余双鬓苍。
风景久成人惯习,卷舒堪笑此颠狂。
世间翻覆都休道,只可坚吾百炼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首句“席地檐前趁晚凉”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诗人悠闲地坐在屋檐下乘凉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幽怀相与叹流光”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思危自觉一心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当前处境的自省,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着某种困境或挑战。“行远空余双鬓苍”则进一步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即使在追求远方理想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岁月在脸上留下痕迹,象征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风景久成人惯习,卷舒堪笑此颠狂”这两句,一方面反映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习惯性接受,另一方面又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似乎在嘲笑自己的执着与疯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与豁达。
最后,“世间翻覆都休道,只可坚吾百炼刚”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认为世事无常,不如坚守内心的原则与信念,通过百炼成钢的过程,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
冥心压尘鞅,遁迹清溪流。
竹下坐垂钓,柳边繫孤舟。
野径入沙际,到门有白鸥。
夏雨夜来过,微茫望沧洲。
取醉倒浊醪,茅斋日淹留。
长歌沧浪曲,讵为名利谋。
机杼隔篱落,牛羊下林丘。
衣食聊自足,安命复何求。
即地可栖遁,何必远结庐。
作堂依故宅,聊以适起居。
青青映户庭,嘉木罗且敷。
图史积左右,日与文士俱。
有时风日佳,行吟步前除。
萧散咏乐情,畅然形神舒。
用世岂无心,出门畏嵚岖。
优游保贞素,庶得遗毁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