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
樽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
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
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
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
梦熟黄粱,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
问雪堂、归去何时,江上一犁春雨。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
樽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
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
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
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
梦熟黄粱,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
问雪堂、归去何时,江上一犁春雨。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鸣鹤遗音·苏武慢(其三)》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以玉砌雕栏和朱门紫陌的繁华富贵与道人茅屋的简朴生活相对比,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欣赏和对世俗富贵的淡然态度。他沉醉于自酿的新酒,简单的食物,享受着溪边垂钓的乐趣,认为富贵贫贱皆能带来内心的满足。
诗人强调了精神世界的富足,将明月和白云视为朋友,心灵超越了物质层面,达到了超脱的境界。他俯瞰天地,感叹万物皆空,只有内心清净才是真正的归宿。山川自然、鸟语花香已经足以让他留连忘返,即使梦境中的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他也无惧尘世变迁。
最后,诗人以“问雪堂、归去何时”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期待在江上耕作,沐浴春雨,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整首词通过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观。
晨出东都门,曙旭散城阙。
春莺巧如簧,春草绿如发。
韶岁当令辰,丹葩耀林樾。
鸣镳事遨游,万里轻秦越。
怀璧照十乘,佩珠悬明月。
无端有近亲,叵测通私谒。
琴瑟临邛携,金钱馆陶发。
今时不娱乐,容华坐消歇。
倚酒驱愁,留香款梦,过了烧灯时序。
韶光有限,争忍更掺风雨。
沉阴作暝,漫赢得、昼长无绪。
寒尚悄、慵捲犀帘,怕听画檐鸠语。长安久羁倦旅。
纵春来,未减离情千缕。三秋一日,梦也有凭无据。
天长人远,奈鱼雁不将愁去。
教省识、瘦比疏梅,折枝寄与。
忽注横波,渐透华池,灵犀暗通。
似香参禅味,雨花飞白,真传仙笈,日影移红。
呼吸难调,瞢腾欲醉,几点荷珠泻碧筒。
娇喉错,把九天咳唾,粉碎虚空。无端愁上眉峰。
算寂寞何人念玉容。
纵未轻一笑,也能喷饭,自从多病,更怕伤风。
咒并鸦娘,占同蟢子,慎莫偷窥隔绮栊。
谁曾见,只误疑清吷,声出瑶宫。
金碧山川,烟花世界,轻帆叶叶扬州。
明月三分,二分此夕当头。
春风上下雷塘路,看珠帘、十里齐钩。好凝眸。
鬓影眉痕,多少妆楼。
三生杜牧重来地,有酒杯长把,诗卷长留。
红板桥边,凉萤飞过深秋。
玉人何处吹箫去,剩那江、一片清流。几生修。
我欲它年,骑鹤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