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
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
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
青山客路鸪啼恶。泪断香绵,灯收雨箔。
颓然旧游城郭。尚幢幢日盖,残霸天邈。川盘岭礴。
算孤根易托。顿有离家恨,何处著。争枝又闹群雀。
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约。芳韶好、柳黄初啄。
得知道、一样天涯化絮,到头漂泊。
山中事、分付榴萼。笑燕子、尚恋西园夜,春归未觉。
正朱华照海,带碧瓦、参差楼阁。
故台更高,无风花自落。一梦非昨。
过眼千红尽,去来歌舞,怨粉轻衣薄。
青山客路鸪啼恶。泪断香绵,灯收雨箔。
颓然旧游城郭。尚幢幢日盖,残霸天邈。川盘岭礴。
算孤根易托。顿有离家恨,何处著。争枝又闹群雀。
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约。芳韶好、柳黄初啄。
得知道、一样天涯化絮,到头漂泊。
山中事、分付榴萼。笑燕子、尚恋西园夜,春归未觉。
这首《六丑·木棉谢后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描绘了木棉花凋零后的景象,寓含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人生感慨。词的上片通过“朱华照海”、“碧瓦楼阁”、“花自落”等意象,展现了繁华落尽的凄美画面,暗示时光流转,世事无常。"一梦非昨"表达了一种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过去的怀念。
下片转而抒发词人的情感,“客路鹧鸪啼恶”渲染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伤,"泪断香绵,灯收雨箔"则描绘了夜晚的寂寥与思念。词人感叹旧日繁华已逝,只剩下“幢幢日盖”、“残霸天邈”的遗迹,表达了对往昔荣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孤根易托”暗示词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离家恨”与“争枝又闹群雀”形成对比,表现出词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木棉虽飘泊,但仍有“柳黄初啄”的生机,然而词人却感叹自己无法像它们那样找到归宿。
结尾处,词人将情感寄托于山中的榴花,笑燕子仍留恋旧地,而他自己却已察觉春天将逝,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感伤。整首词以木棉为线索,借景抒情,展现了词人的人生际遇和内心世界。
高人占断一生閒,长得青山在眼看。
棋子纵横星点乱,琴弦戛击玉声寒。
无心门掩苔三径,观化庭栽竹万竿。
中有玄机人不会,清风明月两丸丹。
上圣固天纵,英艺皆绝伦。
时乘万几闲,翰动如有神。
用之当豫游,不忘安四民。
匪颁及群下,络绎来中宸。
毰毸灵凤翔,郁怒虬龙振。
清若四海秋,熙如天下春。
愚臣土芥微,亦受雨露均。
愿推赐书意,直以古义陈。
士本学先王,所求谊与仁。
农当服稼穑,昏作圳亩勤。
百工备用器,不治刺绣文。
万商迁有无,不通珠翠珍。
四业既交修,坐令风化纯。
人和衣食丰,天应殊祥臻。
皇心正在此,非以能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