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居·其二》
《寓居·其二》全文
宋 / 叶绍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0)
翻译
没有酒难以挽留客人,借书才进城探访。
洗衣时察觉到水位下降,贪睡却怕被明亮的窗户唤醒。
野外的竹子藤蔓纠结,枯枝上草木寄生生长。
在山林隐居了十年,渐渐觉得人世间的缘分变得淡薄。
注释
无酒:没有酒。
难留客:难以挽留客人。
借书:借书阅读。
方:才。
洗衣:洗衣裳。
知:察觉。
水落:水位下降。
畏:害怕。
野竹:野外的竹子。
藤缠杀:藤蔓纠结。
枯枝:枯萎的树枝。
草寄生:草木寄生。
十年:十年时间。
林下隐:山林隐居。
差觉:渐渐觉得。
世缘:人世间的关系。
轻:淡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绍翁的作品,名为《寓居(其二)》。从这短短几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淡泊明志、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他不以宴饮为乐,而是通过借阅图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的“借书”也许反映出诗人的读书欲望和渴求知识的心情。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闲适。他通过洗衣来感知自然界的变化,同时又表达了对清晨阳光的畏惧,因为它打破了他的安眠。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这一联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赞美。诗人通过对野竹与枯枝之间关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长时间隐居山林后,对尘世纷争的淡漠。他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清净,他开始体会到世间万物皆有其自然之道,不必过于介意。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叶绍翁

叶绍翁
朝代:宋   字:嗣宗   号:靖逸   籍贯:处州龙泉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猜你喜欢

挽妻联

薪米为辛劳,井臼为形劳,针线刀尺为神劳,溯卅年茹苦自甘,方期苜蓿成阴,与偕白首;

荆布无怨言,冷暖无妒言,伯叔妯娌无谮言,遍三党同声相赞,讵料豨苓乏术,竟断青弦。

(0)

门联

科名唐进士;道学宋先儒。

(0)

挽张之洞联

仗钺领晋粤吴楚,陶侯建义、姚相救时,应名世者五百年,是之谓大同,仰望若泰山北斗;

立朝作耳目股肱,方叔壮猷、宣公奏议,讫声教于亿万里,不慭遗一老,呼号遍郢树荆门。

(0)

天后庙联

神为德其盛乎,呼吸回天登彼岸;

臣何力之有也,忠诚若水证平生。

(0)

挽彭玉麟联

曾侯之正,左傅之刚,惟公鼎足其间,中兴大业三人杰;

宏景无才,长源无识,抑我私心所仰,南岳诸峰一老臣。

(0)

挽吴长庆联

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

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