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
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
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
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
此挽吴长庆联,由清代周家禄所撰,以对联形式表达了对吴长庆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上联“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引用历史典故,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民间俗称武乡侯)为例,指出诸葛亮在应变和军事策略方面并非专长,暗示吴长庆在这些领域同样有着独特的才能或成就。接着,“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描绘了诸葛亮在临行前的悲壮场景,此处借以赞扬吴长庆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依然坚定地为国效力,其忠诚与勇气令人动容。
下联“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则转向正面赞美,称颂吴长庆为“汉东公”,意指他深受当时人们的敬仰。其中,“稽古学易”表明吴长庆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与研究,尤其在《周易》这一儒家经典中寻求智慧与指导,体现了他的学问修养。“好士不倦”则赞扬他乐于培养人才,不辞辛劳,始终致力于发掘和培养贤能之士,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贡献。
最后,“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总结了吴长庆生命的最后时刻,与友人的告别充满了深情厚谊,其一生的风范与道义最为人们怀念。整副对联通过对比与赞美,既展示了吴长庆在军事、学问、道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