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梅放独先春,每见梅花是寿辰。
堂上未能称绿酒,塔边长记奉朱轮。
重重茇树仁声远,处处舆梁惠政新。
幸傍乐郊存隙地,扁舟终拟作渔人。
岭南梅放独先春,每见梅花是寿辰。
堂上未能称绿酒,塔边长记奉朱轮。
重重茇树仁声远,处处舆梁惠政新。
幸傍乐郊存隙地,扁舟终拟作渔人。
此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为一首祝寿诗,献给名为徐戢斋的君侯。诗中以岭南梅花独早春开放为引子,寓意君侯寿辰之早,象征着长寿与吉祥。梅花不仅代表了季节的更迭,也暗喻着君侯如同冬去春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堂上未能称绿酒”,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亲临现场为君侯祝寿而感到遗憾,只能通过文字表达祝福之情。“塔边长记奉朱轮”则回忆了过去在塔边为君侯服务的情景,朱轮象征着君侯的尊贵身份和权力。
“重重茇树仁声远,处处舆梁惠政新”两句,赞美了君侯的仁德之声远播四方,其施政带来的福祉惠及各地,展现了君侯的高尚品德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最后,“幸傍乐郊存隙地,扁舟终拟作渔人”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君侯的领地内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既是对君侯治国理政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自身生活态度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君侯德行的赞誉,表达了对君侯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英雄仙去形骸薧,空有遗铭卧荒草。
谁将后事付平原,石刻长随天不老。
古来笔法多神逸,断碣尘埃谁复扫。
顾无清议蔼人间,末技纵工何足道。
往年好古搜奇迹,百过曾看争坐稿。
直词无复假军容,僣逆知公能辩早。
教儿祇欲传家法,挥金可笑欧阳媪。
岂知名义重丘山,遗屦终令鲁人宝。
此碑文墨两奇伟,千载漫郎犹有考。
当时谈笑傲豺狼,首领不求明哲保。
至今心画落银钩,逸若骅骝初脱皂。
先生年来好收书,兼爱此翁忠有馀。
岂惟笔力求深造,定要声名不减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