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阁上翠烟横,太乙坛前白露明。
曾侍上皇供法曲,蹋歌犹带步虚声。
朝元阁上翠烟横,太乙坛前白露明。
曾侍上皇供法曲,蹋歌犹带步虚声。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宫词一百首·其四十三》描绘了一幅宫廷清晨的画面。首句“朝元阁上翠烟横”展现了朝元阁上缭绕的青烟,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氛。"太乙坛前白露明"则点出在太乙坛前,明亮的露珠映照着清晨的光芒,增添了清新之意。
诗人回忆自己曾陪伴上皇参与法事,演奏法曲,那歌声中似乎还残留着踏歌的节奏和步虚的仙音。“曾侍上皇供法曲”表达了对往昔宫廷生活的追忆,而“蹋歌犹带步虚声”则暗示了宫廷音乐的庄重与超凡,以及诗人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起,以事结,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宫廷生活的一角,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宫廷文化的敬仰。
投余兮绿波,彼土偶兮柰何。
余魂兮无依,依余兄兮山阿。
兄姿兮甚雄,青骨兮朱弓。
称天兮诉余冤,令谗夫兮不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