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向江郎看石来,冯家池上复登台。
奇踪漫谓星辰陨,秀色还从雨露培。
杖者几须梧竹制,仙家衣是薜萝裁。
若教移置钟山下,何处金声更赋台。
君向江郎看石来,冯家池上复登台。
奇踪漫谓星辰陨,秀色还从雨露培。
杖者几须梧竹制,仙家衣是薜萝裁。
若教移置钟山下,何处金声更赋台。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得罗建宁和篇复用韵》。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郎山的奇景与冯家池的秀色,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对仙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君向江郎看石来,冯家池上复登台”,开篇即以江郎山的奇石与冯家池的美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接着,“奇踪漫谓星辰陨,秀色还从雨露培”两句,进一步赞美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生机,星辰陨落与雨露滋养,皆为自然之妙。
“杖者几须梧竹制,仙家衣是薜萝裁”则将自然景观与仙家生活相联系,暗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最后,“若教移置钟山下,何处金声更赋台”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与宁静移至钟山之下,让其成为永恒的象征,寄寓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太湖三万顷,湖中东西山。
谋隐愧不早,欲往嗟衰年。
道南地夷旷,半占龟鱼渊。
断岸连疏村,浮云栖平田。
得此愿可酬,不啻湖山间。
瞻彼闵子巷,卜居千载前。
犹存六七舍,古柳生青烟。
邻曲来无时,为予喜欲颠。
畴知在尘境,中有风月閒。
吾将老此乡,草木俱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