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夕阳洞》
《夕阳洞》全文
宋 / 吕愿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怪底浮屠不宿桑,直搜岩窦意徜徉。

洞中日月未尝老,何事仙家有夕阳。

(0)
注释
浮屠:和尚,指僧侣。
宿桑:僧人常居于寺庙,此处指居住在桑树下。
岩窦:岩石缝隙或山洞。
徜徉:闲游,漫步。
洞中日月:形容洞穴内时间仿佛静止。
仙家:指仙境或修道者居住的地方。
夕阳:傍晚的太阳,象征着时光流逝。
翻译
为何和尚不住在桑树下,却深入岩洞中自由自在地探索。
洞中的时光仿佛从未老去,为什么仙人住处会有夕阳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愿中所作,名为《夕阳洞》。诗中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怪底浮屠不宿桑"一句,以奇异的景观开篇,"浮屠"(即佛塔)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常与佛教神秘主义联系在一起,而这里却被描绘为栖息之所,但又不见桑枝,这种反常现象激发了诗人对世俗规律的质疑和超越。

"直搜岩窦意徜徉"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探索欲望,"直搜"意味着直接而深入地探寻,而"岩窦"则是自然界中最为幽深之处。这里的"意徜徉"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在大自然的腹地寻找着心灵的安顿。

"洞中日月未尝老"一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传达了一个超脱尘世、永恒不变的理想。洞穴作为一种封闭而又神秘的空间,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了其通常的意义。

"何事仙家有夕阳"一句,则以疑问的形式,探讨了仙界与世俗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对诗人所处时空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传统文化中仙界永恒美好的质询。在这里,夕阳作为时间流逝和生命有限的象征,似乎也侵入到了本应超脱尘俗的仙家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时间概念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超越、永恒与暂时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吕愿中
朝代:宋

吕愿中,一作愿忠(《舆地纪胜》卷四八),字叔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曾官通判和州。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谄附秦桧,二十五年诏赴临安。桧卒,二十六年累贬果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抚松集》一卷。今录诗十六首。
猜你喜欢

夜读王承家县丞诗编·其二

鍊句工深兴味长,固知家学富青箱。

莫言一脔能尝鼎,更欲为余倾锦囊。

(0)

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其三

山路入云烟,精蓝沧海边。

崖沙留虎迹,石壁曳蛟涎。

猿啸千山寂,鸟惊半月弦。

忧来非一事,种种上华巅。

(0)

送北都留台王国博

凿川当凿源,植木当植根。

修身有本末,请自心术言。

中正检攲侧,明诚破疑昏。

性通学且博,事业乃可论。

问胡能致然,圣有六经存。

子诚好古士,拔足立贵门。

愿分留台务,力学甘避喧。

吾知大其业,流远实亦繁。

归来骋夷路,良马驾轻轩。

赠言君勿嗤,兹道古所敦。

(0)

春夜怀仲巽

今兹春始仲,气序忽已燠。

及此暇夜清,开轩散烦蹙。

金波丽中天,流光正穆穆。

佳树澄疏影,幽花运微馥。

浊醪时献斟,清论递往复。

诸季岂不欢,眷眷心所服。

高文炳辰宿,渊议赞化育。

匪才托游好,馀润久沾沐。

兹焉隔清赏,耿耿私恨蓄。

春芳正可乐,嘉会期昼卜。

(0)

依韵和贡父见寄

早接英豪论,常多伯仲贤。

风尘一会合,岁月几徂迁。

禀性成樗散,干时类凿圆。

论心谁合者,握手子欢然。

经训开前古,谈辞屈老先。

春游同烂漫,醉乐屡回旋。

乐事嗟难久,离襟怅独偏。

驱车清汝曲,佐幕紫嵩前。

官兴惟高咏,人生得晏眠。

丹铅涂旧史,杖屦接幽禅。

叹息春期失,淹留夕梦牵。

非因传丽唱,何以慰劳悁。

(0)

普明亭赋

杨柳飞花尽,樱桃结子成。

蹊阴空净绿,野艳有孤明。

访古重来地,伤春独望情。

幽禽亦何恨,百种向人鸣。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