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林寄杨公》
《西林寄杨公》全文
唐 / 灵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línyánggōng
táng / língchè

àishānguīchíxiánxiánkōngshǎoniánshí

shēndìnglínzhōnglǎoxīnchángsōngpiànshí

翻译
每天沉醉于山色归家已晚,悠闲中虚度了青春年华。
我决心将余生寄托给山林,心志与那长青的松树和稳固的磐石相约。
注释
日日:每天。
爱山:喜爱山色,指沉浸于自然美景中。
归已迟: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
闲闲:悠闲的样子。
空度:白白度过,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余身:我的余生。
定寄:决定寄托,决定安放。
林中老:在山林中老去,指隐居生活。
心:内心,心志。
长松:高大的松树,象征坚韧不拔。
片石期:与磐石相约,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或期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日日爱山归已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特别是山林,对于归隐的渴望并非一时半刻可成,因此归隐变得稍显缓慢。"闲闲空度少年时"则透露出一种慵懒和从容,不以世俗为念,悠然自得地度过青春岁月。

"余身定寄林中老"表明诗人已下定决心,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安置在山林之中,与自然为伴。"心与长松片石期"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坚定,仿佛他的心灵已经与那些永恒不变的山石和松树融为一体,达成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是对自由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这简洁而深远的语言,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以及对于永恒与寂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灵澈

灵澈
朝代:唐   字:源澄   籍贯:越州会稽(今绍兴)   生辰:746~816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猜你喜欢

至南都呈大宗伯李小湾先生

四朝耆望重纶丝,天上元杓帝者师。

南国化行周礼乐,西京咸肃汉威仪。

河图顾自先皇命,鱼藻赓深圣主知。

岂止文章雄八代,更隆声望拜诸彝。

三台辅弼方虚左,五百夔龙正及期。

分陕召公书并著,赉形商佐梦恭思。

龙门尽仰知名士,鲤对曾看历齿儿。

感激延陵犹挂剑,将无有道愧题碑。

问牛调燮逢兹日,舐犊恩情念昔时。

赋比枚皋徒率尔,序惭王勃怅何之。

雕虫几度愁铅椠,附骥差应致汉逵。

北海通家宁敢拟,南山聊赋有台诗。

(0)

舟泊章门寄题万茂先溉园

老鹤如童直短垣,长时花落满苔痕。

杯间耳热犹看剑,竹下衫寒独掩门。

每共孤云过药涧,忽回狂啸落烟村。

傍人已识南阳业,吾道还推抱膝尊。

(0)

答赠徐山人二首·其二

山深老诗骨,此意几人知。

白眼感珍重,苍精携见贻。

鸳湖存旧宅,鹤冢续残碑。

十赉文须就,从君慰所师。

(0)

过张受先茅居留赠四首·其四

种鱼供砚沈,留客让书床。

问影泠泠善,栖心寸寸香。

吏廉归只俭,童兀刺难偿。

却累频怜我,缄题远不忘。

(0)

答徐子能

春归客频望,薄暮虎丘东。

高鸟不谋木,落花翻舞风。

雨晴山更出,烟暗绿如空。

舒啸还呼尔,前林一水通。

(0)

陈都督者其尊人忠悯公死绥辽阳殊烈令弟朱明与遂球乡举同年比于留都相见甚欢爰赠以诗三首·其二

廿载辽阳事,何人尚肯言。

将军能死节,督抚乃云冤。

宠以先臣重,恩知老母存。

移君根本地,旗帜任云屯。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