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处赵庭,囊颖初不起。
昭君在匈奴,画工一夕死。
取士无取名,名下非真士。
哀弦有馀音,为君聊洗耳。
毛遂处赵庭,囊颖初不起。
昭君在匈奴,画工一夕死。
取士无取名,名下非真士。
哀弦有馀音,为君聊洗耳。
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巧妙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才的认识以及对世事的感慨。
"毛遂处赵庭,囊颖初不起。" 这两句引用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之臣毛遂自荐的故事,其勇气和才华在一开始并不为人所识。这段话表明了诗人对于人才被发现的观点,即真正的英雄或才子往往在初期不被世人所认识。
"昭君在匈奴,画工一夕死。" 这两句提及汉朝王昭君出塞(边疆)的故事,以及她与匈奴单于(首领)和亲之事。画工一夕死,或许是指王昭君被迫远嫁的悲剧,也可能暗示着艺术家或才子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的凄凉命运。
"取士无取名,名下非真士。" 这两句强调的是选拔人才不能仅仅看重名声,真正的才子并不总是有名的。
"哀弦有馀音,为君聊洗耳。" 最后两句则是在劝说,对于听者(周子寿)表达了诗人的希望,愿意以自己的诗歌为你带来净化心灵的声音。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引用,以及对才子的深刻认识,传达出诗人对于如何识别真正人才的思考,同时也表露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和对于艺术家命运的同情。
欲步夷途盍近思,行寻捷径却成迟。
大弨不必穿杨叶,古乐何曾唱竹枝。
须信孔门无用赋,也知高叟漫为诗。
功名易立书难读,努力当乘少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