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昌杂诗·其二》
《武昌杂诗·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由来作镇末堪都,花草吴宫又废墟。

江汉欲浮天地外,山川浑老战争馀。

细驴衔尾心空壮,铁锁沉沙计早疏。

我喜时清久延眺,未因贪食武昌鱼。

(0)
鉴赏

这首《武昌杂诗(其二)》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武昌这一历史名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首联“由来作镇末堪都,花草吴宫又废墟。”开篇即以武昌作为历史要塞的背景,指出其曾有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对比,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吴宫的花草虽已成废墟,却依然承载着往昔的荣光与故事。

颔联“江汉欲浮天地外,山川浑老战争馀。”进一步描绘了武昌周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痕迹。江汉之水似乎要将天地都包容其中,而山川则见证了无数次的战争与岁月的流逝,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颈联“细驴衔尾心空壮,铁锁沉沙计早疏。”通过“细驴”和“铁锁”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细驴象征着微小而坚韧的力量,即便心存壮志,也难以改变历史的轨迹;铁锁沉入沙中,预示着曾经的防御策略早已失效,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逆转。

尾联“我喜时清久延眺,未因贪食武昌鱼。”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当前和平时代的喜悦之情,愿意长久地眺望这片土地,欣赏其美景,而非仅仅因为美食而停留。这既是对武昌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和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杂咏

太极始混沌,两仪正鸿濛。

阴阳既无象,运化焉有穷。

元始授我气,大块铸我躬。

究观万物理,廓然等虚空。

止水知色相,灵明悟厥宗。

人胡滑其外,我独守其中。

阅历几千变,同归一榻风。

俯仰劳形役,徒尔日憧憧。

冲然守真素,庶与道性融。

(0)

将访云淙先此寄讯陈秋涛宗伯

曙海明霞高可餐,未邀寓目识松颜。

可知景在三山外,最忆春深五柳间。

过客停鞭花底缓,飞仙洗酌月中还。

许藏斗酒怀君久,遮莫莺声报款关。

(0)

癸酉秋日赋菊二首·其一

今岁餐英得,新晴满院秋。

玉摇书案润,芳荫石床幽。

岂为寻香草,还宜度酒楼。

东篱旧朋好,行复寄乡愁。

(0)

答曾霖寰民部白下见寄

马足经时失,今看骨转高。

气清郎署月,声起大江涛。

谁共青绫被,犹分金错刀。

途穷知阮恸,效拙见潘毛。

龙蠖惟公等,乾坤听此曹。

馀生湘吊屈,处士晋称陶。

鸡肋怜朱绂,蛾眉妒锦袍。

千夫元诺诺,群口但嚣嚣。

来往愁讥凤,攀援耻学猱。

邱中多细响,天末切刁骚。

(0)

送谢简之元戎归越

仗剑天南贯斗墟,坐销气霭见樵渔。

交情不厌生刍淡,世路从知薏苡虚。

嗜癖偶尘书记上,废吟重忆啸歌馀。

苧萝山下东归客,试访鸱夷一舸如。

(0)

送孙青宕归宁波·其二

结伴越江江可怜,荔枝齐掷孝廉船。

侬家不省将离曲,尚欲留欢歌采莲。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