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足经时失,今看骨转高。
气清郎署月,声起大江涛。
谁共青绫被,犹分金错刀。
途穷知阮恸,效拙见潘毛。
龙蠖惟公等,乾坤听此曹。
馀生湘吊屈,处士晋称陶。
鸡肋怜朱绂,蛾眉妒锦袍。
千夫元诺诺,群口但嚣嚣。
来往愁讥凤,攀援耻学猱。
邱中多细响,天末切刁骚。
马足经时失,今看骨转高。
气清郎署月,声起大江涛。
谁共青绫被,犹分金错刀。
途穷知阮恸,效拙见潘毛。
龙蠖惟公等,乾坤听此曹。
馀生湘吊屈,处士晋称陶。
鸡肋怜朱绂,蛾眉妒锦袍。
千夫元诺诺,群口但嚣嚣。
来往愁讥凤,攀援耻学猱。
邱中多细响,天末切刁骚。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壮对友人曾霖寰的回赠之作,通过描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态炎凉,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联“马足经时失,今看骨转高”以马蹄踏过的时间流逝,比喻世事变迁,而“骨转高”则暗示了人物地位或境遇的变化,引出后文对不同人生际遇的感慨。
颔联“气清郎署月,声起大江涛”运用自然景象象征人物的名声与才华,月朗星稀的夜晚与汹涌澎湃的大江,分别代表了宁静与动荡,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清雅之气,也面对着外界的波澜。
颈联“谁共青绫被,犹分金错刀”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情与物质追求的不同态度,青绫被象征朴素真挚的情感,金错刀则代表世俗的财富与地位,诗人似乎在反思何为真正的价值。
尾联“途穷知阮恸,效拙见潘毛”引用典故,阮籍与潘岳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处境。
接下来的诗句“龙蠖惟公等,乾坤听此曹”则进一步探讨了权力与命运的关系,将自己与他人置于宏观的社会背景之下,显示出一种超脱的态度。
“馀生湘吊屈,处士晋称陶”引用屈原与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鸡肋怜朱绂,蛾眉妒锦袍”通过比喻,讽刺了官场中那些只看重表面荣耀而不顾实际价值的现象,以及女性对男性权力的嫉妒。
“千夫元诺诺,群口但嚣嚣”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虚伪与喧嚣,表达了诗人对真实与纯净的渴望。
“来往愁讥凤,攀援耻学猱”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持自我原则的态度,同时对那些追求权势地位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表示反感。
最后一句“邱中多细响,天末切刁骚”以自然界的细微声响与远方的哀叹,象征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白云边。玉人浓翠藐姑妍。
半山以上,九霄同色,一碧如烟。
银河秋老,芳蛾蘸绿,菱镜婵娟。夕阳时金色浮天。
并猿也通灵,禽能诵佛,大岳西川。
昔寻仙古寺,山僧留我,一月岭头眠。
半夜钟,千岩瀑,晴血皓,立诸蛮。
蔡山即此,心通禹迹,历历嘉犍。到如今重泛江船。
叹白头吟望,青嶂摩空,鹤唳千年。
秋容如画。有雁声一派,送将来也。
算不同、王粲登楼,指故国山河,这般清暇。
烟草连天,过几度、称王称霸。
甚熊家缔造,马氏经营,瞥眼飘瓦。今日客何为者。
倚阑干提起,数千年话。
呼酒处、秋与云平,更休要听他,江流日夜。
唫瘦西风,怕只是、沧桑难写。
又荒原、斜照沈沈,无言西下。
嫩指调冰。弹不破、人天绿意冥冥。
弦畔东风,吹冷万古瑶情。
春梦和他鹦鹉忏,秋怀诉与凤凰听。漫销凝。
催花羯鼓,弄月鹅笙。
相思水荒山远,料移船海上,别调凄清。
见说文鸾,而今也叹飘零。
禅心几回拖逗,初不为琵琶肠断声。
兰因在,伴华年、锦瑟修到三生。
武陵岂必神仙,几人解识苏髯意。
河源星变,天孙持赠,君平妙譬。
炼自娲皇,鞭辞赢政,拜从颠米。
问谷城山下,何如海岳,英光并,长虹气。
劫火昆冈曾记。剩痴顽、此閒游戏。
尚堪供奉,无劳袍笏,谁兄谁弟。
寸碧遥岑,三天琼岛,老怀孤寄。
叹名山管领,风尘鬓发,有星星泪。
泼水衾孤,游仙梦窄,断云羁绪。
伤今念远,迸作一天愁雨。
掩屏山、麝煤半乾,替谁写出销魂语。
叹竟床锦瑟,华年轻换,旧情空赋。弦柱。还重数。
奈雁带尘斜,字将鸾误。芳韶未晚,怕底无人为主。
纵春风、先返绛都,共谁紫陌邀醉舞。
待归来、又恐高寒,耐得和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