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岂必神仙,几人解识苏髯意。
河源星变,天孙持赠,君平妙譬。
炼自娲皇,鞭辞赢政,拜从颠米。
问谷城山下,何如海岳,英光并,长虹气。
劫火昆冈曾记。剩痴顽、此閒游戏。
尚堪供奉,无劳袍笏,谁兄谁弟。
寸碧遥岑,三天琼岛,老怀孤寄。
叹名山管领,风尘鬓发,有星星泪。
武陵岂必神仙,几人解识苏髯意。
河源星变,天孙持赠,君平妙譬。
炼自娲皇,鞭辞赢政,拜从颠米。
问谷城山下,何如海岳,英光并,长虹气。
劫火昆冈曾记。剩痴顽、此閒游戏。
尚堪供奉,无劳袍笏,谁兄谁弟。
寸碧遥岑,三天琼岛,老怀孤寄。
叹名山管领,风尘鬓发,有星星泪。
这首词以黄少穆的拜石图为主题,通过描绘画面中的山水意境和神话传说,表达了对艺术创作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词中提到的"武陵仙人"和"苏髯"可能暗指隐逸或超脱世俗的人物,而"河源星变"和"天孙持赠"则寓言了天地间的神秘力量与艺术灵感。"君平妙譬"借用了汉代卜者严君平的智慧,暗示了对黄少穆作品中智慧与深意的赞赏。
"炼自娲皇,鞭辞赢政"追溯到神话时代的创世与变革,"拜从颠米"则可能是指向道教修行。词人进一步将画面中的石头与天地劫火、昆冈之变相联系,强调其超越世俗的不朽品质。"谷城山下,何如海岳"表达出对壮丽景色的赞美,认为其英光与长虹气并存,寓意深远。
"劫火昆冈曾记"暗示历史沧桑,"痴顽游戏"则流露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尚堪供奉"表达对黄少穆作品的敬仰,"无劳袍笏"则暗示无需世俗地位,艺术本身即足以尊崇。"寸碧遥岑,三天琼岛"描绘了画面中的仙境,词人借此寄托孤独的老年情怀。
最后,词人感叹名山风尘中的自己,岁月已逝,只剩下星星点点的泪水,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以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展现了词人对黄少穆拜石图的深度解读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目断千山嗟宿草,言犹在耳奈从何。
文人纵有诗人少,侠气不如道气多。
哲匠久埋泉下骨,吟徒今似法中魔。
吾非具眼空饶舌,自掩柴扉适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