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十年前尝与陈刚父论诗云本朝诗人极少荆公绝工致尚非当行山谷诗有道气敖臞庵诸人只是侠气余甚以为知言追怀此友因以记之》
《三十年前尝与陈刚父论诗云本朝诗人极少荆公绝工致尚非当行山谷诗有道气敖臞庵诸人只是侠气余甚以为知言追怀此友因以记之》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目断千山嗟宿草,言犹在耳奈从何。

文人纵有诗人少,侠气不如道气多。

哲匠久埋泉下骨,吟徒今似法中魔。

吾非具眼空饶舌,自掩柴扉适意歌。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名为《三十年前尝与陈刚父论诗云本朝诗人极少荆公绝工致尚非当行山谷诗有道气敖臞庵诸人只是侠气余甚以为知言追怀此友因以记之》。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怀念和对诗歌风格的见解。

首句“目断千山嗟宿草”,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千山,感叹着逝去的岁月如同枯萎的草木,寓意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言犹在耳奈从何”则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即使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但人已不在,无法再进行交流或讨论。

“文人纵有诗人少,侠气不如道气多”这一句,诗人对比了文人与侠客,认为虽然文人众多,但真正能写出深刻内涵、富有哲学思考的诗人却寥寥无几;而道气(道家的气质)则比侠气(武侠的气质)更为丰富和深刻。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内涵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哲匠久埋泉下骨,吟徒今似法中魔”进一步阐述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怀念,以及对当代诗歌创作的担忧。哲匠指的是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的才华长久地被埋没在地下,而现今的诗人则似乎迷失在法术之中,失去了真正的诗歌精神。

最后,“吾非具眼空饶舌,自掩柴扉适意歌”表明诗人并非没有眼光,只是不愿空谈,而是选择闭门自省,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考。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沉思考和自我实践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的怀念,以及对当代诗歌创作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内涵、精神追求以及个人艺术实践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题画.子猷

日暮天寒白雪频,扁舟夜半未归人。

想因不尽山阴兴,留向丹青入梦清。

(0)

咏史.贾浪仙

乘驴迢递走红尘,十二街中草色春。

不是眼空京兆尹,敲推原已入诗神。

(0)

南歌子·其四

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高鬟松绾鬓云侵。

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

更阑云雨凤帷深。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0)

挽梦锡机宜寺簿·其三

问疾方旬浃,殊惊不起传。

所钦期异日,何意遽终天。

图籍嗟空富,生涯众漫怜。

保家宜有后,一角傥称贤。

(0)

次江子我闻角韵

夫差故国萦寒水,铁马南来忽振缨。

城上昏鸦争接翅,舟中逐客谨逃名。

胡笳怨处风微起,浊酒醒时梦易惊。

飘泊似闻山寺近,真成夜半听钟声。

(0)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其十

伤心顷拜公床下,一气飘零馀几人。

七十衰翁谁信及,话言端欲广书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