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居庸关·其二》
《居庸关·其二》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极目危峦望八荒,浮云夕日遍山黄。

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

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

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居庸关》其二,通过对居庸关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壮丽。

首句“极目危峦望八荒”,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到居庸关的壮丽景象之中。危峦,即险峻的山峦,八荒,则指四面八方,整个世界。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八方,展现出居庸关所在之地的辽阔与雄伟。

接着,“浮云夕日遍山黄”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云霞满天,阳光洒在山峦之上,一片金黄的景象。这不仅渲染了黄昏的氛围,也赋予了山川一种温暖而深沉的色彩,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居庸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朔地,指的是北方的广大地区;秦城,这里借指长城,是中国古代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而修建的军事工程。这两句意在强调居庸关作为边防要塞,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北方与中原的重要通道,其战略意义深远。

“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则进一步揭示了居庸关在历史上的军事作用。北狩,指的是帝王出巡至北方;土木,可能是指土木堡之变,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军事事件。这两句暗示了居庸关在抵御外敌入侵、保护国家安宁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暗含了历史的变迁与兴衰,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最后,“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两句,描绘了夜晚降临后,居庸关城门紧闭,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稀疏的人烟和对野兽的恐惧。这一场景既表现了边关的冷寂与荒凉,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全与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居庸关作为边防重镇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安危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诗函报林十,适又渡海,歌以寄之

去年烽火起,君去罩雾里。

雾山一一高,君视等鸿毛。

航海一去寻乐土,温陵旧是晋时浦。

晋人携家江畔居,当时亦避羯奴苦。

文物衣冠犹俨然,城郭襟海带云烟。

忆昔伧荒已千载,得君羁旅又三年。

今年台地烽偶熄,君潜渡海问田宅。

山川虽是景物非,疑忌之邦君遁迹。

得君诗函报君书,君已不滞回风裾。

一帆波起随急棹,四山月出空精庐。

望君在何处,天长迷海曙。

一纸搁山中,无由追日驭。

我向此邦依,何殊荆棘据。

闻君挈眷欲重来,叹息故巢难去去!

作短歌,小名署是「弃生」,甘执御。

从今富贵功名非吾知,惟望文辞诗卷人间著!

作诗与子且自吟,泪滴青山犹昔心。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七八

依样葫芦巧略同,镂金刻木总能工。

楚材借用推鞍部,蕃别传家数笔公。

(0)

日本杂事诗·其三十三

堂堂黼座设朝仪,神武初元立国时。

一百一声闻祝炮,满城红日早悬旗。

(0)

有以守社稷为言者口号示之

万一群胡竟合围,城危援绝势难支。

要知四海为家日,终异诸侯失国时。

夺使只如争虎穴,劳王非敢战鱼丽。

溥天颂德三年久,请听回中鼓吹辞。

(0)

己亥续怀人诗·其二十

四壁青山乱叠书,蓬蒿波径闭门居。

记曾元子坊边遇,手絜筠篮贯柳鱼。

(0)

感事·其二

上变飞腾赤白囊,两端首鼠疾奔忙。

刚闻赤板连名奏,便召长枪第六郎。

驰骑锁门谋大索,屯桥阻水伺非常。

珠襦武帐诸臣侍,亟诏明晨幸未央。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