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竞驰迈,一夕复一朝。
临镜失故吾,壮心潜已消。
圣朝弃贱士,九牛亡一毛。
岂不希末荣,所苦术不饶。
无能令身贵,何为使心劳。
庄生诚我师,大鹏寓逍遥。
日月竞驰迈,一夕复一朝。
临镜失故吾,壮心潜已消。
圣朝弃贱士,九牛亡一毛。
岂不希末荣,所苦术不饶。
无能令身贵,何为使心劳。
庄生诚我师,大鹏寓逍遥。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陈的《杂诗九首(其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日月竞驰迈,一夕复一朝”描绘了时间如日月飞逝,一日接一日,显示出人生的短暂与匆忙。接着,“临镜失故吾,壮心潜已消”通过照镜子发现自己不再年轻,曾经的壮志豪情似乎在悄悄消退。
诗人感叹“圣朝弃贱士,九牛亡一毛”,暗示自己在朝廷中地位卑微,如同众多被忽视的人之一,感到自己的存在微不足道。“岂不希末荣,所苦术不饶”表达了他对荣誉的渴望,但又无奈于自身的才能无法得到施展。“无能令身贵,何为使心劳”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他意识到无法凭借自身能力提升地位,却仍为此付出无尽的心力。
最后两句“庄生诚我师,大鹏寓逍遥”引用庄子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能像庄周笔下的大鹏鸟那样,在精神上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以此作为自我解脱和超脱现实困境的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对自身处境的自嘲,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念我东皇大帝儿。是操觚弄翰之职。
飞落尘寰,似此度,算应希。向这里。
安能便、策景御气。灰头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
纵便有铢衣,已失眉峰翠。
看看皓首,瞒不过镜台儿。除是去、青松下、碧云底。
江外力为儒,荣华表里闾。
后生多折桂,数世必同居。
筑室寒留谷,穿池夏养鱼。
买山添胜境,移席讲新书。
竹鸟邻僧刹,溪亭入野蔬。
姓名喧魏阙,行止到公车。
顾我曾游此,多年尚忆诸。
未能重得去,寄咏一踌躇。
虫有齧菊羊,齧脑脑则死。
人谓食且尽,细察理不尔。
微躯细于蝇,玄甲而利嘴。
顶上一粟红,鲜明大如虮。
方当四五月,苗盛新怒起。
上下截其茎,于中寄生子。
脑瘁子乃成,分枝从此始。
种菊须摘脑,不摘分披靡。
理有损而益,未用分愠喜。
雨久成淫昏,新晴如改过。
渐向东皋耕,还思北窗卧。
昏眼喜天晴,观书惊字大。
流泉无淈泥,轻风不扬堁。
归途未须忙,差谷聊避破。
小园迟能来,早茶看落磨。